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0|回复: 3

考研心理学考前模拟试题之2011年入学考试试题(五)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生注意:所有大题务必书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单上的答题一律无效(本题单不参与阅卷)。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线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
          A.程序学习 B.行为治疗 C.生物反馈 D.计算机模拟
          3、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树突较短,分叉多,负责接收刺激
          B.树突较长,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
          C.轴突较短,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
          D.轴突较长,分枝多,负责接收刺激
          4、下面的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C.直升机的螺旋桨告诉旋转后,不能再卡怒道每片桨叶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5、在斯蒂文森的幂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是
          A.反比关系 B.等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乘方正比关系
          6、马赫带可以用下列哪项来解释
          A.明暗对比 B.侧抑制 C.视觉感受野 D.视敏度
          7、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A.创造想象 B.幻觉 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轮廓
          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象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A.看到深度和距离 B.单一的物体
          C.双像 D.无法判断距离
          9、下列哪项不是知觉的作用
          A.觉察 B.分辨 C.选择 D.确认
          10、人们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的现象可以用哪项理论来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11、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朝向反射
          12、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节点上贮存的是
          A.该概念的独有特征 B.本机概念共有的特征
          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 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
          13、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14、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的是
          A.书面言语 B.独自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15、大脑左半球颞上回病变引发的病症是
          A.运动性失语症 B.表达性失语症 C.接收性失语症 D.阅读障碍
          16、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A.双趋从图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7、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归因为自己脑子太笨,这属于
          A.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B.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18、强调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关系的情绪理论被称为
          A. 坎农一巴德学说 B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C .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 D. 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绪理论
          1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理智
          20、“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21、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
          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
          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
          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
          22、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 )
          A.探索 B. 归因 C.图式 D.评价
          23. 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
          A.有无情感的交流 B.有无态度的交流 C.有无媒体的中介 D.有无言语的出现
          24. 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 )。
          A.社会促进反应 B.社会惰化反应 C.优势反应 D.弱势反应
          25.对人格的生物遗传因素进行研究时,心理学家认为下列哪种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A.族谱分析 B.双生子研究 C.归因溯源法 D.临床病理法
          26.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27、儿童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28、婴儿期句法的发展顺序为
          A.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B.无修饰句、有修饰句
          C.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D.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29、“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新的需要之间的差异
          B.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儿童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和被动学习解决问题之间的差异
          30、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31、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是
          A.高级心理机能理论 B.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C.物质生产工具理论 D.精神生产工具理论
          32、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属于
          A.后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前道德判断水平
          33、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是
          A.0~1岁 B.1~1.5岁 C.1.5~2岁 D.1.5~2.5岁
          34、假设在1955年,对20岁(1935年出生)群体样本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然后在他们40岁(1975年出生)和60岁(1995年)时,再作重新评估。在1975年对另一组20岁(1955年出生)群体样本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以后每隔20年再重新评定一次。这种研究方式是
          A.个案研究 B..纵向研究
          C.横断研究 D..横断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35、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C.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行性为
          36、奥苏伯尔认为,适用于年幼的儿童以及年长的学生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37、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38、如果要用实验确定20世纪末我国高考扩招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应该使用哪种设计?
          A.非等组设计 B..单被试设计
          C.含有控制组的时间序列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39、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区组 B.随机化 C.拉丁方设计 D.ABBA设计
          40、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是
          A.等级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例量表
          41、将某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成两等份,或者说找出某一点,将感觉分成相等的距离的是
          A.二分法 B.感觉比例法 C.分段法 D.等级排列法
          42、差别阈限法是以绝对阈限为起点,以下列哪个为测量单位构成量表。
          A.神经量子 B.尺 C.韦伯比例 D.最小可觉差
          43、对同一个被试来说,在噪音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信号强度越大,则
          A.噪音分布 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
          B..噪音分布 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
          C.噪音分布 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
          D..噪音分布 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
          44、下面哪项不是听觉定位的双耳线索
          A.强度差 B.时间差 C.周相差 D.响度差
          45、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
          A.作用于不同加工阶段 B..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 C.是独立的 D.可以相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10 1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某种行为作出准备的情况,准备状态与反应时的关系是
          A 准备状态时间的长短与反应时的长短无关
          B 准备状态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
          C 准备状态时间越长,反应时越长
          D 准备状态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反应时
          47、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A.空间误差 B.期望误差 C.动作误差 D.时间误差
          48、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A.詹姆斯 B.费希纳 C.斯蒂文斯 D.艾宾浩斯
          49、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这一现象叫做
          A.词汇命名 B.词频效应 C.字词命名 D.词汇判断
          50、要想研究句子的理解过程,通常可以用行为实验的方法,但是现在也越来越强调用新的技术,比如可以用下列哪项技术来进行研究?
          A.ERP B.fMRI C.MEG D.PET
          51、王红在30名同学中物理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
          A.65 B.75 C.85 D.95
          52、 式中SD为
          A.任一原始分数 B.样本平均数
          C.样本标准差 D.标准分数
          53、一个研究者想要对一个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统计检验。她决定当得到的统计量位于分布5%的任一尾端时,拒绝虚无假设。如果她为了得到标准正态而对得到的统计量进行了转换,那么①α=0.05;②β=0.20;③Z的临界值为1.645;④z的临界值为1.96。
          A..①,②和③都是正确的 B.①,②和④都是正确的
          C.①和③是正确的 D.①和④是正确的
          54、回归分析中包括了以下哪种检验?
          A.考查观测频数与“后验的”期望频数是否一致
          B.两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
          C.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D.考查数据点是否向期望均值处回归
          55、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越大,测量越精确 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6、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
          A.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B.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答案混合排列 D.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
          57、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
          A.信度 B.常模 C.效度 D.标准
          58、高考分数与后来在高校学习的成绩之间的相关属于
          A.预测效度 B.同时效度 C.课程效度 D.统计效度
          59、心理学家使用协方差分析是为了
          A.使实验方差最大化 B.控制无关方差
          C.使误差最小化 D.使系统方差最大化
          60、有人想要研究一个辅导班对于雅思成绩提高的效果,因此在30名高中生参加了辅导班之后,他收集了这些学生的雅思分数。对于结果的分析,最适合的统计方法是
          A.单样本的t检验 B.一元方差分析
          C.单样本 检验 D.Pearson相关
          61、如果一个大样本分数的标准差为0,那么
          A.这个分布的均值也为0 B.这个分布的均值是1
          C.这个分布的均值、中数和众数都为0 D.这个分布中所有分数都是相同值
          62、关于离差智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
          B.其均数为50,标准差为15
          C.其均数为50,标准差为16
          D.离差智商的标准差不同也可以互比
          63、关于比率智商错误的是
          A.实足年龄与心理年龄之比,再乘以100
          B.如一个儿童的心理年龄等于实足年龄,其智商为100
          C.不适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D.相同的比率智商分数对于不同年龄被试者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64、格赛尔发展程序表的主要特点是
          A.2个月~6岁儿童适用
          B.包括动作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个人以及与人们交往的行为
          C.包括心理量表、动作量表、行为记录
          D.检验小儿是否有行为异常或神经系统障碍时可当辅助工具
          65、下列测验中属于自陈量表测量的是
          A..主题统觉测验
          B.卜氏儿童社会行为量表
          C.品格教育测验(CEI)
          D.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横断研究的缺点是
          A.难以了解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B.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C.难以了解心理变化过程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D.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67、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A.每天跑步 B.记住英语单词了
          C.不怕见生人了 D.个子长高了
          68、考察效度系数与信度系数的定义,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信度系数高,效度系数必然高 B.效度系数低,信度系数必然低
          C.信度系数低,效度系数必然低 D.信度系数高,效度系数不一定高
          69、下列选项中主要属于再造想像的有
          A..看《红楼梦》头脑中浮现林黛玉的形象
          B.作家构思一篇新的小说
          C..看到建筑物的模型头脑中出现建筑物的形象
          D.做梦
          70、下列哪些特征不属于气质特征?
          A.反应迅速 B.真诚善良 C.勤奋努力 D.精力充沛
          71、下面情形属于定势表现的有 A.把l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B.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
          C.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
          D.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
          72、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
          A.情绪型 B.容易型 C.困难型 D.迟缓型
          73.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 情绪 B 兴趣 C动机 D经验
          74、被试的个体差异是每个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下列哪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被试个体差异问题的?
          A.组间设计 B.区组设计 C.组内设计 D..随机化设计
          75、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的特点是
          A.依随社会的风尚 B.遵从集体的决策 C..能采取果断的行为 D.自己不采取单独的主张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简述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77、简述什么是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二者有什么区别?
          78、简述信度的概念及类型。
          79、什么是标准性参照测验和常模性参照测验?比较其异同,并举例说明。
          80、简述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论述博克(Borke,1975)的“农场景观”实验与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的异同。
          82、试比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83、试用多因素设计研究人的因素对汽车驾驶的影响。
          答案见下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10 1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6. B
          7.D 8.B 9.C 10.D 11.A 12.A
          13.C 14.C 15.C 16.A 17.D 18.D
          19.C 20.A 21.A 22.B 23.C 24.C
          25. B 26.A 27B 28.C 29.C 30.A
          31.B 32.C 33.D 34.D 35.C 36.B
          37.A 38.D 39.B 40.C 41.A 42.D
          43.A 44.D 45.B 46.D 47.D 48.D
          49.B 50.A 51.C 52.C 53.D 54.C
          55.D 56.C 57.B 58.A 59.B 60.A
          61.D 62.A 63.A 64.B 65.D
          二、多项选择题
          66.ACD 67.BC 68.CD 69.AC 70. BC
          71.AB 72.BCD 73.ABCD 74.BCD 75.ABD
          三、简答题
          76.【答案要点】
          (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2)注意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选择是注意的基本功能,对信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的物理特征,人的需要、兴趣、情感、过去的知识经验等。
          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地反映。有人认为.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都是发生在注意状态下。
          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注意不仅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77.【答案要点】
          答:(1)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为“技能”;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
          (2)二者的区别在于:
          ①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的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
          ②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
          ③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78.【答案要点】
          信度就是对测量一致性的估计。作为测验的基本特点之一,信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度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系数,是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用同一测验测量两次(两次测验间隔一段时间),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 计算方法是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进行测量两次,然后计算这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 重测信度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验本身和被试方面。
          (2)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系数,估计的是两个假定相等的复份测验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行测验分数的相关。当同一种测验不能用来实施两次时,就需要给同一种测验编制两份平行的测验。计算方法是先施测该测验的复份A(第一型),然后在最短时距内实施复份B(第二型),再求出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验的两种形式是否等值,测题取样是否匹配.格式是否相同;被试方面情绪波动,动机变化等,以及测验情境的变化等。
          (3)内在一致性系
          内在一致性指测验项目的同质性,也就是测验的各测题得分为正相关时,即为同质反之,测题间相关为零时,则为异质。 估计内在一致性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分半法,一类是基于项目协方差的方法。
          79.【答案要点】
          (1)标准是指在编制测验和解释测验分数时所依据的知识和技能领域,而不是指分数的分界标准。标准参照性测验就是在对测验结果进行评价时不是以常模为标准,而是根据特定的操作标准和行为领域,对个体做出是否达标或达到什么程度的判断,而不考虑他人分数的测验。这种测验是将被试的分数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来解释。这种测验常常用来检验学习效果,看对指定的内容范围掌握得如何或达到某一标准,衡量测验优劣的主要指标是内容效度。
          (2)常模是测验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一般用测验分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用常模可以确定一个被试测验分数的相对高低,即他在所属群体的能力或知识连续体上的相对位置。常模参照性测验就是以常模为评价测验分数优劣标准的测验,常模被视为测验分数的参照,它关心的不是一个人能力或知识的绝对水平,而是他在所属群体的能力或知识连续体上的相对位置。这种测验是将一个人的分数与其他人比较,看其在某一团体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是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做比较,根据一个人在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常模就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
          (3)两种测验的相同点:两种测验都是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两种测验都可以给被试提供相应的信息。两种测验的不同点:两种测验是根据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参照不同划分的。标准参照性测验是将测验结果同事先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对被试个体的分数做出解释;而常模参照性测验是将测验分数参照常模加以解释,也就是将每一个人的分数同团体中的其他人进行比较,这是一种相对的比较。
          (4)举例:高中生升大学的考试就属于常模参照性测验。在这种考试中,一方面需要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水平,但同时也是属于选拔性考试,必然有一些学生被筛选下去,而只保留优秀的考生。这种考试的结果是获得该考生在一起参加考试学生中的相对位置,通过相比较来衡量其实际能力,考虑是否通过,并以这个信息考虑录取与否。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这种考试并不要求该考生与同时参加一类考试的其他考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获得考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说排名等。而是以知识概述为依据,确定试题范围为测试考生是否达到某一级别的要求,从而划定一定的分数作为标准(比如60分),达到这个标准的考生即认为是合格的,可以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因此这种考试关键取决于试题的内容效度,即内容是否能衡量考生的真实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10 1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80.【答案要点】
          (1)感觉编码,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保存的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性。感觉记忆有较大的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叫图像记忆。这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并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斯伯林(Sperling,1960)利用实验证实了视觉器官的这种编码能力。莫瑞(Moray,1965)等人的研究发现,除视觉通道外,听觉通道也存在感觉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声像记忆。斯伯林设计了局部报告法。他按4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向被试呈现12个英文字母:呈现时间为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如上排用高音、中排用中音、下排用低音。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局部报告法)。由于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是随机安排的,因此被试在声音信号出现之前不可能预见要报告的是哪一行。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成绩来推断他对全部项目的记忆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9 个,这比采用整体报告法几乎增加了一倍。由此,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斯伯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感觉记忆的存储
          感觉记忆存储的时间十分短暂。为了研究它是如何随时间而迅速变化的问题,斯伯林变化了刺激项目与声音信号之问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即时呈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50ms时,回忆率下降到75%,信号延迟到300ms后,回忆成绩下降到55%,当延迟超过0.5秒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就接近整体报告法的成绩了。当字母表中的字母数为6时,局部报告法和整体报告法的成绩差别不大;而当字母表中的字母数上升时,两者的差别就很明显了。
          对声像记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声像记忆的容量要比图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要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钟。
          (3)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
          四、论述题
          81.【答案要点】
          (1)博克(Borke,1975)的“农场景观”实验与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的相同之处在于两个实验都是用来测查儿童是否能了解别人的视角,是否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另外,实验中问题的形式也是相同的。
          (2)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实验材料、实验情境不同皮亚杰设计了“三座山实验”,三座山分别有不同的标志,其中第一座山顶上有一间房屋,第二座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第三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这个三座山的模型被放在一张桌子上,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观看这个模型,实验者把娃娃放在这个模型的不同位置上,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实验者又向儿童出示与娃娃视线相一致的,从各种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所看到的照片。博克(Borke,1975)的“农场景观”实验情境为农场模型,农场中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小湖,湖中有只小船,还有牛和马在草地上,布局类似于“三座山测验”。代替娃娃的是格罗弗Grover),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中的主角,儿童普遍熟悉和欢迎的人物。他开着轿车绕农场一周,不时停下观赏着农场的景色。儿童的任务是指出格罗弗看到了什么,问题的形式与皮亚杰的相同。
          两个实验使用的娃娃不同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中,使用的是普通的娃娃;博克的“农场景观”中代替娃娃的是格罗弗(Grover),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中的主角。
          两个实验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同皮亚杰“三座山实验”的结果发现,大多数6岁以下的儿童选择的照片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样,而并非是娃娃所看到的景象。由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了解别人的视角和观点。博克的“农场景观”实验结果发现,3岁儿童已能很好完成任务,而在“三座山测验”中成绩却很差。这种对比使博克相信,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他人的观点的,说明了年幼儿童的非自我中心性。
          82.【答案要点】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发现这些精神病症状的病因大都能追溯到他们童年时的创伤性事件。他认为儿童是有性欲的,童年时他们被允许表达这种冲动的方式影响了成年后的生活。弗洛伊德在成人回忆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他特别强调儿童早期(5岁前)父母对儿童性欲和攻击行为的管理方式是日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因此,人格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弗洛伊德观察到,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中,某个身体部位对于儿童生活的意义非常大。这个部位的活动是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根据这一思路,弗洛伊德将个性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选择身体部位来命名这些阶段。在每一阶段中,父母对儿童的基本需要满足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都可能引起力必多的固着或倒退。太多的满足会使儿童留恋某一阶段,而不情愿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太少的满足可能导致儿童继续寻求受挫欲望的释放。只有父母在二者之间求得平衡,才能使儿童成长为一个适应良好,有着成熟的性行为,具有建立家庭和抚养后代能力的成人。这五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青少年期)。
          (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必须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不同时期,这个任务是不同的。具体的说,就是要解决一对矛盾。矛盾解决得好,则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如果矛盾解决得不好,则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解决冲突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发展的结果和过程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但是,如果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在下一阶段仍有完成的可能。因此,艾里克森的8个阶段就包括以下8对矛盾: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勤奋感的形成和自卑感的消除。
          ⑤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基本任务是发展同一感。
          ⑥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基本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
          ⑦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
          ⑧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这一时期,老年人开始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和反思,当他们觉得有价值时就会产生整合感。否则,就会产生失望感,从而惧怕死亡。
          (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异同
          ①两个理论的相同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一致的,都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且均认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前阶段发展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后阶段心理的发展。
          ②两个理论的不同之处艾里克森不仅仅局限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他的理论对个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大大的加以扩展。在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艾里克森沿着安娜?弗洛伊德所强调的自我适应性功能的路线,更加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自我的作用不仅仅是调和本我与超我,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发展的积极力量。艾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将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考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仅限于母亲一儿童一父亲这个狭隘的家庭关系中。艾里克森认为,在人格的每个发展阶段,自我和社会环境都发生着积极的互动作用,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另外,从研究的广度上来看,艾里克森将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至人的一生,他也是最早研究毕生发展的心理学家之一。
          83.【答案要点】
          (1)实验课题:研究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汽车驾驶的影响。
          (2)实验变量如下:
          ①自变量:性别,分为男和女;年龄,30岁和45岁两个水平。
          ②因变量:实验前一年内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无人员伤亡为小事故,有人受伤而无人员死亡为中等事故,有人员伤亡为大交通事故)。
          (3)被试的选取:从北京市所有出租车公司随机抽取30岁的男司机、30岁的女司机、45岁的男司机和45岁的女司机各100名。
          (4)实验设计:本实验为2x2的事后回溯设计。因为性别和年龄因素都无法随机选择分配,所以只能采取此类实验设计。
          (5)实验过程:从公司获得他们的行车事故记录,获得数据并结合本人口头回忆报告,记录结果。
          (6)结果统计:用双因素ANOVA进行统计计算。计算性别因素的主效应,年龄因素的主效应及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
          (7)得出结论。
          (8)实验评价:此实验为双因素的事后回溯设计,属于非实验设计,研究者不能操纵自变量或随机分配被试,所以在实验中缺乏控制。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因素可能会有很多,而不仅是这两个。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只能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而非因果关系。同时实验的外部效度也很有限,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其它地区、其它车型的司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21:31 , Processed in 0.07405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