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7-9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36. 路由器的缺点是( )。 A)不能进行局域网联接 B)成为网络瓶颈 C)无法隔离广播 D)无法进行流量控制
 考点:路由器的作用 答案:B
 37. 如要将138.10.0.0 网络分为6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A) 255.0.0.0 B) 255.255.0.0 C) 255.255.128.0 D) 255.255.224.0
 考点:IP地址的结构 答案:D
 38. 在关于802.3以太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帧的长度必须 大于 64 Bytes; B)冲突可能在一帧的64字节之后发生;
 C)帧长度小于64字节时,在发送过程中将无法检测出冲突; D)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碎片帧)都是无效帧。
 考点:以太网的特性 答案:B
 39. 下列关于UDP的陈述中,哪一句是正确的?
 A)UDP使用TCP传输协议 B)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连接
 C)允许多路复用 D)运行主动的流控机制
 考点:UDP协议 答案:C
 40.域名服务DNS的正向解析是:
 A)将域名转换为物理地址 B)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C)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D)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
 考点:DNS基本概念 答案:B
 二、综合题 1. 设线性表存于A[1,2,……size]的前num个分量中,且递增有序。请设计一个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 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并在设计前说明设计思想,最后说明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答: A是有size个元素空间且目前仅有num(num
 viod Insert ( ElemType A[],int size ,ElemType x)
 {
 low = 1;
 high = num;
 while (low
 {
 mid=(low + high)/2;
 if(A[mid] == x)
 {
 low = mid + 1;
 break;
 }
 else if (A[mid]>x)
 high = mid - 1;
 else low = mid + 1;
 }
 for(i = num; i >=low; i-- )
 A[i+1] = A[i]; A[i+1] = x;
 }
 查找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logn),而插入时的移动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n),若用顺序查找,则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亦为O(n)。
 2.已知具有n个顶点、m条边的有向图G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顶点的数据信息存放在数组V[n]中,矩阵采用三元组表TA[m][2],写一算法,依次求出各顶点的度。
 答:
 void DEGREE( int TA[][3], int n, int e )
 {
 int i, k, degree;
 for( k=1; k
 degree=0; /*置第i个顶点的度的初值为0 */
 for( i=1; i
 if( TA[i][0]==k )
 degree++; /*统计第i行非零元素的个数*/
 if( TA[i][1]==k )
 degree++; /*统计第i列非零元素的个数*/
 }
 printf(“V[%d]: DEGREE=%d”,k,degree );
 }
 }
 3.假设某计算机指令长度为20位,具有双操作数、单操作数、无操作数三类指令格式,每个操作数地址规定用6位表示。 问:若操作码字段固定为8位,现已设计出m条双操作数指令,n条无操作数指令,在此情况下,这台计算机最多可以设计出多少条单操作数指令?
 答:
 由于设定全部指令采用8位固定的OP字段,故这台计算机最多的指令条数为28=256条。因此最多还可以设计出(256-m-n)条单操作数指令。
 4.设CPU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作访存控制信号,用R/-W作为读写命令信号。自选各类存储芯片,画出CPU与存储芯片的连接图。要求:
 (1)最大8KB地址是系统程序区,与其相邻的8KB地址是系统程序工作区,最小16KB地址是用户程序区。
 (2)写出每片存储芯片的类型及地址范围(十六进制)
 (3)用3-8译码器或其他门电路详细画出存储芯片的片选逻辑。
 答:
 (1)假设选用8K*8的ROM和RAM。系统程序区用1片ROM,系统程序工作区和用户程序区用3片RAM;(连接图略)
 (2)每片存储芯片的类型及地址范围如下:
 RAM1:0000H—1FFFH
 RAM2:2000H—3FFFH
 RAM3:A000H—BFFFH
 ROM: C000H—FFFFH
 (3)片选逻辑:
 CS0 = -A15 –A14 –A13
 CS1 = -A15 –A14 A13
 CS2 = -A15 A14 –A13
 CS3 = -A15 A14 A13
 5.假定一个阅览室最多可容纳100人,读者进入和离开阅览室时都必须在阅览室门口的一个登记表上标志(进入时登记,离开时去掉登记项),而且每次只允许一人登记进入或登记离开。试用PV操作解决上述问题。
 答:
 mutex,empty:semaphore;
 mutex:=1;empty:=100;
 Reader:
 P(empty)
 P(mutex)
 登记进入;
 V(mutex)
 Reading();
 P(mutex);
 登记离开;
 V(mutex)
 V(empty)
 6.试述文件管理系统设置打开文件、关闭文件命令的原因。
 答:
 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用户文件,而访问一个文件需要查询目录,有时甚至 需要多次查询目录。由于文件目录与文件一起存放在辅存上,当存取文件时,必须先到辅存中读取文件目录信息,从中获得文件的存放地址,然后再去存取文件。这样一来,文件信息的存取将花费很多时间。如果将整个文件目录放入主存,虽然可以提高存取速度,但这需要占用大量主存空间,显然这也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文件数总是有限的,因此只要将目录中当前要使用的那些文件的目录表目复制到内存中就可以了。这样既不占用太多的主存空间,又可显著提高查询文件目录的速度。为此,大多数操作系统中设置了两个文件操作: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打开文件操作完成的功能是将文件的有关目录信息复制到主存活动文件表中,以建立用户和这个文件的联系。关闭文件操作的功能是用户宣布这个文件当前不再使用,系统将其在主存中的相应目录信息删去,因而也就切断了用户同这个文件的联系。
 7.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值?
 答: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因此数据长为3980字节,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至少需分成3个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信息如下:
 总长度(字节) 数据长度(字节) MF 片偏移
 数据报片1 1500 1480 1 0
 数据报片2 1500 1480 1 185
 数据报片3 1040 1020 0 3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