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2016考研西医生理学神经系统生理部分模拟题答案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中公考研为考生们提供了2016考研西医生理学神经系统生理部分模拟题答案,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考研的小伙伴要继续努力哦!
  【答案】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B 2.C 3.B 4.C 5.A 6.C 7.D 8.C 9.B 10.C
  11.A 12.D 13.C 14.A 15.A 16.A 17.C 18.A 19.A 20.C
  21.C22.A 23.B 24.C 25.D 26.D 27.B 28.D29.D 30.D
  31.B 32.A 33.D 34.C 35.D36.D 37.B 38.D 39.A 40.C
  41.B 42.C43.C 44.A 45.D 46.A 47.B 48.D 49.B50.C
  51.B 52.D 53.D 54.B 55.D 56.D57.A 58.B 59.A 60.B
  61.B 62.D 63.A64.C 65.B 66.C 67.A 68.C 69.C 70.D
  71.C 72.A 73.A
  (二)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 3.ABC 4.ABE5.ABCD 6.ABDE 7.ABCDE 8.ABCE
  9.ABCDE 10.AB 11.CDE 12.ABDE13.ABE 14.BD 15.CE 16.BD
  17.ACE 18.AC 19.AD 20.ABD21.ABCDE 22.AE 23.ABCDE 24.BE
  25.ABCD 26.ABCE 27.BC 28.ABCD29.CE 30.AB 31.CD 32.ABC
  33.ABE 34.ABCE 35.AE 36.ABCE37.ACDE 38.ABCE 39.BD 40.BCD
  41.ABCD 42.ABDE 43.ABCE 44.BCE
  五、简述题
  1.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2.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后发放;兴奋节律的改变和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易疲劳性。
  3.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对药物及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易疲劳性。
  4.属化学性传递,呈单向性;终板电位本质上是去极化电紧张电位,是1:1的传递;接头部位易受药物及内环境变化影响。
  5.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①能够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②合成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并在神经冲动到来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③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特异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④在突触部位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机制;⑤该递质的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增强或阻断其突触传递效应。
  目前确定的外周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中枢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
  6.胆碱受体分为两种,即M与N受体。M受体又名毒蕈碱样受体: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如瞳孔括约肌,胃肠道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各种分泌腺等。N 受体又名菸碱样受体:包括N1受体,分布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
  7.由感受器发出冲动,沿特定的传入通路达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传导系统,称特异投射系统。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8.锥体系分别控制脊髓的α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前者在于发动肌肉运动,后者在于调节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肌肉运动。另外还有保持运动协调性的作用。
  9.延髓网状结构有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以及与消化功能有关的中枢;脑桥有呼吸调整中枢;中脑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等。
  10.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管运动增强和消化液分泌增多,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呼吸,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加强肝糖原合成和促进血糖利用。机体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此时迷走-胰岛素功能系统的活动增强,从而起着促进消化吸收、储备能量、修复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11.①原始小脑即小脑绒球小结叶部分,与前庭核的活动相协调,从而维持姿势平衡;②旧小脑,尤其是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在进化过程中,小脑前叶肌紧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紧张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优势;③新小脑主要是小脑半球,与随意运动的协调有关。
  12.(1)中央后回的体表感觉投射特征为:交叉投射,但头面部为双侧投射;倒置安排,下肢代表区在顶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是正立的;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精细程度有关,感觉越精细,代表区越大。
  (2)人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有体表感觉的第二感觉区,其投射呈正立安排,双侧性投射,能对感觉粗糙分析,并与痛觉有较密切的关系。
  (3)肌肉本体感觉投射至中央前回(4区)运动区。
  (4)内脏感觉:可投射到第一、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的皮层部位。
  (5)视觉投射到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一侧皮层接受同侧眼颞侧视网膜和对侧眼鼻侧视网膜的投射。
  (6)听觉投射在颞上回和颞横回,呈双侧性投射。
  (7)嗅觉和味觉:嗅觉投射区为梨状区皮层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等区域;味觉投射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之下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09:37 , Processed in 0.07297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