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0

中央财经大学历考研经济学简述题真题(九)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经济学必考题型之一,并且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比较深入。考生应该在考试前对简述题有一个都深入的了解,知道简述题的答题形式,还有易考知识点。下面是中公考研总结的中央财经大学历年简述题,做为参考进行复习。
  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被公认为是货币主义的创始人和领袖。
  (1)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形成以下理论观点:
  ①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完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决策及银行制度。而货币需求函数则表明,货币供给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完全无关。在货币供求相均衡时,有新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仅仅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动,而在长期中又是不变的数量,于是货币供给量M便是影响名义收入Y的决定性因素,即货币数量是货币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
  ②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根据自然率假说,就业量(从而国民收入)是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因此y与M无关。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V在长期中又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因此,货币数量M能影响的只能是价格P以及由货币所表示的变量。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③在短期,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根据新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可以具有轻微变动的解释以及货币主义从自然率假说出发,对货币政策在短期中的效应的考察支持了货币主义的这一观点。④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上面论述的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的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按照自然率假说,资本主义经济有趋向于自然律的自行调节的机制。因此,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虽然各种随机扰动将使经济出现短期波动,但经济本身仍具有长期均衡的趋势。因此,如果国家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2)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根据其理论和对经验资料所做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①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弗里德曼认为,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剂作用的,而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私人投资会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其后果往往为用非生产性投资去代替生产性投资,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此外,过度的政府开支也会带来通货膨胀。因此,财政政策不但无效,反而对经济有害。
  ②反对“斟酌使用”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坚持这一主张的理由在于经济政策的滞后性。
  ③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胜任两项任务: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一个主要根源;能够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根据这一认识,货币主义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最佳选择。货币主义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0 15:38 , Processed in 0.0543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