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2016考 研经济学序数效用论精讲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数效用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提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之一,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1934年,希克斯和艾伦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这篇著名论文中提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法计量的,因为不可能找到效用的计量单位;他们运用埃奇沃思发明的“无差异曲线”对效用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消费者在市场上所做的并不是权衡商品效用的大小而只是在不同的商品之间进行排序。这就是所谓的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的意义:力图避免效用可以直接被计量这种尴尬的假设,并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无差异曲线分析。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法。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14:08 , Processed in 0.03613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