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1

听暨南大学学长讲述国际金融考研经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月及以后
  写在这个时候,我想基本上打算考研的同学对于研究生考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游离在保研或者找工作或者出国与考研之间的同学,大家应该都看了不少的书,认识的不少的同学.......
  所以从九月开始写起吧.
  纯根据个人的模糊记忆和当时的计划来写.
  1.九月
  到九月结束,数学基本看完了,我是说基本能看懂真题了.概率和线性代数看得很差劲.线性代数还好说,除了5,6章比较麻烦.前面的东西都很弱智.
  概率当时看了以后,很崩溃.因为到了九月不免有种紧张感.而且,我是八月才开始做复习全书的.
  线数和高数的办法是不会就看看课后题,复习全书.这招对概率意义不大.概率的每本书,感觉都很垃圾.
  后来,我觉的考试中心出的大纲解析上的题还是很好的.很具有代表性,而且指出了最大众化的错误.
  后来,就会做真题了.书买得多了,有坏处,也有好处.只要你时间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专业课的复习记不太清了.因为赶时间,绿皮书很快就在20天做完了.
  我记得当时听高人说过,微观和宏观的真题都是在绿皮书中出的.
  从我后来的感觉来说,这句话对微观是100%成立,对宏观也有90%的正确率.
  所以,4种市场模型,生产者模型和第三章要把所有计算题做完.而其他章节,比方博弈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等也要挑着做做.
  绿皮书在基础的第一轮复习中,占有重要的部分.
  白皮书很重要,但第一轮,你还看不太懂.因为你积累的题目太少.
  国金的复习,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
  南开的书比复旦的简单不了多少.实在不会,就放弃吧,看白皮书.确实很难.
  白皮书看过了,基本能达到要求.至少小的题目都能在其中找到.
  为了给大题积累些信心,可以提前看看真题里国金的大题.找些国内的期刊杂志,翻翻.
  图书馆有些国金的书籍,我是大二时看的.当时获益不少.在考研的时候,再推荐大家去看,似乎不人道.
  毕竟这也是个浩大的工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还是有帮助的.
  国金这个东西,和其他的不一样.
  他比较灵活,有时课本外的知识可以帮你弥补课本内的缺点.
  但是,你也可以采用暴力的方法.比方,把白皮书强记下来,再把最热点的问题给强记下来.
  投资学
  一点点看,开始有些痛苦.毕竟以前忘了选修了.
  后来发现,除了久期和期权有点弯弯绕,都不是很变态.
  和我一样跨专业的同学,最大的建议,就是多看会.一次看两三个小时,一般会有顿悟的.
  英语在九月被丢到一旁去了.因为,我当时觉的时间不太够了.尤其是复习全书没看完的巨大压力.
  听说,很多人当时已经过完两三遍了.当然,在暨大,没有最晚,只有更晚.
  政治,开始做2000题了.
  十月
  数学,专业课都剩了点.把剩的给看完了,好做真题.国金好象又看了遍.乱翻了些书,也很迷茫.(兴许专业课考130的那些牛人们,在这里会有不同吧.)
  再此期间高数又看了遍.
  然后就是做真题了.
  英语做的特受打击.决心为60分努力了.
  专业课还好,没发现很难.不过,听说,金融联考的难度是波浪型的.兴许,我只看到波谷了.
  序列一和2000题一起看,感觉很简单.
  十一月
  金程的那本模拟题,做的很费劲.不过,根据错题对照着白皮书看,提高很快.
  数学看完了第二遍和第三遍.
  把自己的记忆盲点和一些重要的规律记录下来,正式为后来的两个月的数学冲刺做准备了.
  十一月的时候,信心很足了.有把英语拾起来了.
  不过,时间也不太多.以前没看,现在好象也只是做一点点题.
  序列二没有解释,错了不少.不过,很多题目都考到了.2000题也考到了不少.
  不同的是,2000题考到的基本我都做对了,而序列二考到的,考试时,我都又做错了.
  十一月很多同学有放弃的打算了.剩下的还要继续努力.
  这时大家对自己考多少,有了细致的区间定位了.
  到了十一月,我终于赶上了外校同学的进度.不过,他们也快不了了.新书都还没出呢.
  十二月
  开始半个月,我记得很清楚,放松了下.每天都在看.只是时间看的不多。
  其中还去广州上了次政治的冲刺班.听了第一天的,就溜了.留下马经和马哲没听.
  最后,我大题就马经和马哲答的最离谱.兴许是心不诚吧.
  时政和世界局势还是讲的很好.以前师兄推荐的时候,也是那么讲的,冲刺班的意义就是这两个.
  当时,感觉很有信心了.以前也上过辅导班,就这一次老师讲的题,基本都会.老师讲的不少规律,我以前也发现了.
  当然,也有我没发现的.要不然,我就去办班了.
  辅导班发了本书,上面也有不少选择题考到了.
  居然大题还压中了三道(一道基本一样的,两道意思一样形式不太一样的).
  数学开始看第四遍了,这遍看得又少又慢.
  12月开始就开始做模拟题了.从20号开始,一天或两天一套.
  在11月买的两本作文书,12月开始天天背了.
  总结了句式,写了自己的模版.最重要的写出一个好的模版,然后自己天天背.
  政治背辅导班发的那本书,因为就它薄一些,大纲解析和序列一你是没办法背的,太厚了.
  专业课金程的留了几套,到12月20号以后才做的.厦门的模拟题也做过了,剩了两套左右。
  1月
  20天20题,出来了.天天背.
  数学和专业课一天一套题,有时隔一天一套(从12月20开始的).期间,有时做做英语模拟题.
  专业课做错了,还是继续补漏.
  数学就有些麻木了, 一本书的套路差不多.错了,也是不小心错的.知识点基本都记的.
  当时,也是闲着无聊.练习RUSH选择题和填空题.记得后来,基本我是20分钟能把选择和填空做完.(慎用)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看看以前写的数学的记忆盲点和做题规律.
  有些规律不记得了,就翻翻书,看看对应的章节.
  【推荐阅读】
  2016备考资料:西方经济学150个重点名词
  2016考研经济学热点新闻解析
  2016年考研经济学硕士全国重点高校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28 1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考完试后的评价
  政治
  我见到原题最多的一科.选择题只有一道没见过,那一道还做对了.其他的都见过。
  可是还错了8分.
  书看多了,总是记不住.
  我的性格不善于把一本书看好些遍,所以,我只能采取适合我的学习方式.
  大题都见过样子.
  很多辅导机构,说自己押中了多少题.我是那么看的.
  选择题,好的出题人.大概4,5套题能押中一半吧.其实,你把2000题看完,你"押中"的比他多.你把序列二的做会,你基本所有选择都认识,除了时政题序列二和2000题上没有.
  选择题很离谱的地方就是,ABCDE的顺序和模拟题上都一模一样.模拟题上的4个选项和顺序到了考试都不换的.
  包括时政题.
  大题的数目比选择题少,你见过的机会更大.
  可是,除了见过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让你考试时后悔没背它罢了.
  当时辅导班的那本模拟题的书,一共5套题,25道题.里面有3道考到了.
  但是,你知道是哪三道吗?考试前你根本不知道.
  数学
  我做了海量的模拟题.可以那么说,数学的模拟题都很垃圾.因为考试时,基本都没考到.
  数学能出题的地方太多了。
  除了线性代数,能压中个题.其他的,他出题人想玩个花样,太容易了.
  不过,还是有意义的.
  最后一个多月,我每天按考试时间做题,形成了固定的节奏.这样才能考试时正常乃至超常的发挥.
  尤其是当你题做不出来时,如果你平时训练就能象考试一样玩命地想,那么考试时你也能想出来的.
  英语
  这是考完以后最没感觉的课程了.
  听说有人把作文两个人看成青蛙的.
  我友情提示下大家,发散性思维到了作文考试一定要小心.
  专业课
  选择题和厦门\金程的的差不多.你把他们的选择基本弄懂了,就差不多了.
  后期我不推荐看绿皮书,因为范围太大了,题目太老了.你有时间可以看下绿皮的计算题,如果你计算题不是很有把握.
  计算题对于理科生来说,又快又好的做完,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连这点能耐都没有,还是别跨专业了.
  大题的话都见过了.只是有道没准备.
  备注;
  如果一道题你在两本辅导书里,都见到过,那么你一定要认真的看.
  毕竟一道你不会的题,被两个人收录进去,这说明要不然就是有个出书的是抄别人的,要不然都认为它很重要.
  面试时,听人说,厦门考前压题的卷子压的很准.
  有机会可以搜下那个卷子.如果是广告,那就算了.
  四,学习的方法
  我们的学习有几种方式:读书,看书(指默读),写.
  先区分两个名词:效率和速度.
  效率:指进行一次复习后,记住了多少东西.
  速度:指对知识掌握的快慢.
  这三种学习的方式,速度从快到慢是看,读,写.
  效率从高到低是写,读,看.
  一般的,我们要采用看的方式.
  读这种方式,要看个人的喜好决定.我是很喜欢读来记忆作文之类的东西的.
  写是一种速度慢的方式,不适合大规模的采用.
  但是,当你一本书看完以后,重点的东西尤其是你没记住的东西.
  写可能能帮你记住.
  具体到了专业课和数学的复习:
  数学的复习全书,后期基本是看了.
  但是,你记录的一些规律和记忆的盲点,应采用写的方式.后期可能边写边想,这样才有效率.
  专业课也是如此.
  白皮书肯定是你看完的,不是抄完的.
  但是,国金的某些东西,怎么记也记不住.
  抄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写笔记的时候,要注重形成知识的脉络.
  备注:
  一点的诀窍:实在很重要,又很难记的东西.可以试试睡前看.
  也有人说起床时看,也有同样的效果.我觉的这对考研的同学太不人道.量力而行.
  五 生理方面的
  去年的时候,在南开的BBS我看到一帮人在讨论人的生理周期的问题.
  很多人发现大概十多天是一个周期(也有说二十天的).
  感觉每隔十多天就有一阵子学习特卖命或者特不想学.
  我想你注意的话,也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也是有周期的.
  认清自己有周期是很重要的.不要在低谷的时候试着当超人,也不要在高峰的时候按照以前的计划,7个小时就走了.
  既然今天兴致高,适当多学点就是了,只要不太辛苦影响明天的复习就是了.
  此外,嚼口香糖可以增加注意力.
  考试时,可以喝瓶红牛.
  【推荐阅读】
  2016备考资料:西方经济学150个重点名词
  2016考研经济学热点新闻解析
  2016年考研经济学硕士全国重点高校汇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14:57 , Processed in 0.03797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