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3|回复: 0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生产论
  1.生产者:厂商或企业,它是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它由三种组织形式:个人、合伙、公司制企业。生产者的本质— 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以减小交易成本。他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1.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产生的成本。(损失+费用)
  2.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公式:Q=f (K,L),技术水平给定时,就有确定的函数形式f.
  3.生产要素: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4.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又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它指在任何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投入数量间都存在的固定的比例关系。要素间不可相互替代。公式:Q=L/u=K/v
  5.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要素间可部分替代的齐次生产函数。公式:Q=ALαKβ
  当α+β>1时,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
  6.短期(生产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7.长期(生产论):生产者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8.不变投入:产者在短期内无法做出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
  9.可变投入:产者在可以做出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在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
  10.总产量TP:一定的可变要素的投入对应的最大产量。
  11.平均产量AP:总产量与可变要素投入量之比。公式:AP=TP/L
  12.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的量。
  1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规律)当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连续增加并超过特定值时,赠机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4.等产量曲线: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线有3大特征:1)远离原点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2)不相交;3)凸向原点
  15.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一种生产要素的量时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公式:MRTSLK=-dK/dL
  1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长期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量是递减的。
  17.等成本线:在既定成本和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数量组合的轨迹。
  18.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19.扩展线:在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展线是一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点(即MRTSLK=w/r的点)的轨迹。扩展线是长期中企业扩张的最优路径,是一条特殊的等斜线。
  20.规模报酬:(长期)所有生产要素以同比例变化的生产规模的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产量增加比例大于各要素增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小于各要素增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等于各要素增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21.规模经济:要素投入比例可变时,生产规模的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包括规模报酬这种特殊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12:25 , Processed in 0.0373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