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回复: 0

2016考研实验心理学:信号检测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心理物理法,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SDT实验中通常把刺激变量看作是信号,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常以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表示噪音。
  一、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起源
  在心理学研究中,信号检测论主要应用于人们在对刺激进行判断时,对不确定的情况作出某种决定的心理机制。
  2、信号检测论产生
  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以阈限值的倒数表示感受性的大小,但感受性往往和被试反应的主观性因素相关、而信号检测论在测量感受性上能把被试的主观态度区分开。
  3、传统心理物理法与信号检测论的区别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信号检测论能够对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被试的反应敏感性进行区分。
  信号检测论可以充分考虑到个体在接受测量时的态度、偏好、反应倾向和判断标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同时可以获得衡量个体感受能力的辨别力指标和反应倾向或判断标准的指标。因此,采用信号检测论能够更为客观地测量到个体在处理刺激信息时的感受能力、态度和反应倾向性,进一步揭示出被试的主观因素和噪音干扰对感受性的影响。
  二、信号检测论对感受性的测量
  1、信号检测论中被试的判断
  刺激呈现:给被试呈现的刺激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信号只有噪音,另一种是既有信号也有噪音。 噪音:通常用N表示 既有信号也有噪音:通常用SN。
  2、信号检测论应用于感知觉测量的两个基本假设
  (1)信号检测论认为,重复呈现同一刺激并不产生相同的感觉量。
  因此,当多次呈现同一刺激时会形成同一刺激的感觉分布,且刺激信号和噪音形成的感觉分布均是正态分布,两个分布的标准差相等,信号分布的平均数大于噪音分布的平均数。
  (2)被试判断某一个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时,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判断的,而且这种主观的判断标准(严格、一般、宽松)受信号呈现的先验概率和对判断结果的奖惩措施的影响。
  先验概率:
  在刺激呈现之前,即可得知N和SN的出现概率。
  根据历史资料和主观判断,未经实验证实的概率。
  3、信号检测论的测量指标
  被试主观因素:判断标准和辨别力
  (1)判断标准
  在信号检测中,被试的判断标准一般通过似然比来反应,通常用ß来表示、通过ß值可以解释被试对刺激进行判断时的所持的严格性( ß﹥1 ; ß=1; ß﹤1 ),一般ß值越大(ß﹥1)则判断标准越严格, ß值越小(ß﹤1)则判断标准越宽松。
  ß值的计算方法
  公式:β=击中率的纵坐标值OSN/虚报率的纵坐标值ON
  纵坐标值转换(PZO转换表):
  击中率和虚报率→Z分数ZSN和ZN→正态分布曲线上的概率密度值OSN和ON
  (2)感受性或辨别力
  信号检测论可以区分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反应敏感性、 区分指标是,当被试反应较为敏感时其击中率会提高,虚报率下降,此时辨别力高,反之亦然、辨别力指标通常用d’表示。 公式: d’= ZSN-ZN
  通过查正态表可得ZSN和ZN、其正负值由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大小决定: p(y/SN)和p(y/N)的值大于0、50取正值,小于0、50取负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7:17 , Processed in 0.052572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