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2015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知识点(16)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定义:运用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相互之间的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包括工具性交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告之对方,并影响之。满足需要的交往——表达感情、解除内心紧张,求得对方理解同情。
  2、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双方都有是积极主体:对方总是在主动地反馈信息,主方则按照反馈调节自己的言行,是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方的关系:交往不只是信息沟通,更是通过交往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以使双方关系趋于良好。◆交往中存在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现实因素仍影响阻碍交往的进行。社会文化因素,如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交往障碍;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需要动机、知识结构等
  3、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协调作用:在一群体中,为了能有序地生活,就要避免矛盾与冲突,就要按照共同的规则来行事。这就需要人际交往来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调节情绪、增进团结;◆ 保健作用:社会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通过交往获得安全感、亲密感,满足了人的归属需要。◆ 发展个体的社会性意识:婴儿出生后通过各种社会交往,社会意识逐渐由高到低发展,直到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动机)
  1、自我呈现论——是交往者通过自己的言行向他人呈现自我,即将较好的自我形象呈现给他人,以达到影响他人、控制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2、社会交换论——人际交往也是讲究报酬与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难以维持。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报酬大于代价,所以人倾向于保持对自己有益的人际关系。
  3、社会实在论——为了维护和发展某一群体,其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照他人标准,使自己的态度行动与他人保持一致,避免认知失调。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1 、定向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2 、情感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
  3 、感情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 、稳定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1)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武装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试图从事武装颠覆活动,结果遭到惨败。总统肯尼迪的声誉非但没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
  心理学家猜想,这是因为猪湾事件使得人们相信,即使是被当时的新闻媒介描绘得几乎无可挑剔的总统,也难免会犯错误。这使总统的形象更接近普通人,从而赢得了过去并不喜爱他的人的拥护。
  ◆ 犯错误效应与性别角色、自尊心
  男性喜爱犯了错误、但才能出众的男性;
  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
  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错误使双方距离缩小)
  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能力出众者(社会比较压力小)
  3)外貌:Sigall & E.Aronson,1969
  男性看重漂亮女性的评价结果:肯定——对主试喜爱程度最高;否定——对主试喜欢程度最低。询问是否继续参与研究:他们表示非常愿意再与漂亮的主试交往。
  4)真诚:Aderson,1961
  方法:大学生,555个品质形容词,要求被试按“喜爱程度”排序;最前面词: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最后面:说谎、装假、不诚实、不真实。结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3、相似
  相似性决定了被试对别人的喜欢程度以及是否选择别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
  ◆ 能引起人际吸引的“相似”情形:态度、兴趣、信仰、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居住地;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身体特征
  4、互补与补偿
  ◆ 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双方面)
  ◆ 补偿—他人某一特点满足了某人的需要,使某人增加了其对他人的喜欢程度。(单方面)
  5、爱情
  ◆ 喜欢:1)人际吸引的双方彼此有共同的理解;2) 喜欢的主体对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 爱情:1) 依恋——孤独时会高度特异地去寻求自己恋人的伴同和宽慰。2)关怀与奉献—— 非常关怀对方的情感及其他情况;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高度宽容对方的不足; 3)亲密行为——最初的身体(手)接触是泛化的高度依恋需要的反映,是对父母之爱的泛化。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人际交往中交谈的优劣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心理效应。用清新、自然、文雅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受到良好训练的结果,这也包括平时环境的熏染。
  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记忆上面的内容,把握好社会心理学的每一个章节重点要点,争取为心理学专业考研打好基础,赢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7:01 , Processed in 0.0714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