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8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手机或PAD软件是CNTV的手机客户端,下破解版,只要有wifi就可以在线看CCTVNEWS和其它国外台,比如NHK world,你可以看看小日本的小国民心态,如何弯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还有一个BBC News的手机软件,可以看到部分国内不报道的新闻,但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国外的报道,因为99%的都是西方的价值观,捏造事实,颠倒是非的,turn a blind eye on thetruth, 它们不会放过一切机会抹黑中国,从它们的tone中就可以体会到西方的那种bitter和sour grapes心态,我们不能懂一点英语就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对的,老外中也有很多人渣的,比如说北京宣武门那个试图rape中国女孩的洋垃圾和那个在动车上把脚放在前排女乘客的大提琴手,都是混进中国的trash,所以说如果同学们你们看到你所在的大学里有那些外教或者留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地到处泡我们中国MM,欺负同胞,你们应该群起而攻之,抓住狠揍一顿的,哈哈,LZ小愤青了。
同时,我们老师也要求我们多读《Economies经济学人》,网上多的下载的,要大量的input,眼里过的多了,语言理解就快了,但LZ发现太难,一周一期的杂志,一期200页读不了两页就放弃了,下载了半年的,没有看完一本,还是感觉看ChinaDaily和BeijingReview总那么亲切,不费脑子,哈哈,即便如此,ChinaDaily和BeijingReview也没有坚持下来,总觉得每天时间不够,又要做这个还要做那个的,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看报,不光LZ本人,很多同学都feel the same,所以LZ后来就不太自责了。
2. 跟读(影子训练)
我们老师要求,在提高听力的同时也要练短时记忆,shadowtraining, 影子训练, 要求我们跟读新闻联播和英语新闻,在人家开始播新闻后延时2秒钟跟读,新闻联播啊同志们,那嘴皮子得多溜啊,人家说话多快呀,所以我们就开始跟欧阳夏丹(这MM我喜欢,有一段时间那个发型不适合她),康辉,郎永淳(这GG我也喜欢),李梓萌(LZ喜欢这MM的范儿,这也是我跟下去的动力呀),纳森,李修平,张宏民,天亮(鲁健老婆),同志们,跟过20分钟你大脑一片混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有木有?有木有?
英语新闻可以从VOA SpecialEnglish开始,或者找那些个BBC的记录片,速度慢点容易跟上,或者暴风影音可以将音频速度调慢,逐渐过度到常速嘛。但千万记住,跟读也要记得录下来哦,要凑够400小时录音哦。
3. 笔记
口译笔记是交传中必定训练的,我们是第二学期开设交替口译,第一学期老师就介绍了,我们用外交部的口译笔记,除此之外还有武大的口译笔记和林超伦的书,建议大家在第一学期一开始就多看看,熟悉那些笔记符号,很实用的,关键是要慢慢形成自己的符号体系,网上的下载地址,先睹为快,
http://www.hjenglish.com/new/p109023/?op
http://wenku.baidu.com/view/cba5172ded630b1c59eeb54b.html 外交部 口译笔记
你看到温总理记者会上翻译张璐低头忙着在本子上写什么,也许就是这些符号。
笔记训练方法,听VOA SpecialEnglish,20秒按个暂停,在听的时候一边用笔记符号记录,然后复述,中文的好记,英文的难一点,所以一开始练中文最好用温总理记者会,因为温总理讲话慢,容易跟上,还有外交部长杨洁篪和李肇星的记者会。笔记是需要老师讲一下的。
4. 视译
我们没有开视译,有些学校开了,我们是在平时课堂上顺便练了,就是拿着一片文字,大致看一下,然后用书面语言翻译出来,其实我们平时在看书读报时也可以练的,没必要专门开这门课。
5. 交传
这个是LZ要讲的重点,因为你的400小时,大部分要靠这部分来凑齐,你总不能跟读200小时中英各100,听力复述100小时,交传100小时吧,那太敷衍了评审不过的。LZ决定300小时要由交传录音来完成200英译汉100中译音,听力50小时,跟读50小时,如果有精力再练点同传。
对了,录音软件,Cool Edit Pro 2.1
一开始,LZ用VOA SpecialEnglish,20秒按个暂停,然后翻译,但LZ一开始太注重字字珠玑了,往往一句话要不断重复10遍以上才能录好一句最满意最流利最书面语的版本,而且时事新闻往往有很多生词,specialterms,和人名地名菜名历史事件等,不了解背景知识还要查半天,尤其是那些没有译文和原文参考的音频,听到一个单词不知道怎么拼写,于是各种猜,很多时候还猜不到,这样就浪费很多时间在上面,往往一段10分的素材要花一天才能录完,很没有效率。如此这样下去,400小时要录到猴年马月,后来果断放弃。
LZ选用的英译汉的素材有EasyFM的ChinaDrive,CCTVNEWS的Dialogue,The Heat, TalkAfrica, Americas Now, Travelogue,UpClose,CrossOver等,都很official。
在这些节目中,EasyFM的ChinaDrive相对简单一些速度容易跟上,
CCTVNEWS的Dialogue,The Heat, TalkAfrica, Americas Now等新闻采访政治性太强,新闻背景要查太多,所以太费时间,LZ录了几期就搁下了,偶尔录一点,换个口味,
Travelogue是旅游节目,LZ很喜欢,但again太多名胜古迹的背景知识要查,语言要仔细完味,效率不高,但如果大家喜欢旅游,比如LZ在去一个地方前先把该城市的节目交传录完,然后你去了那个城市就很清楚what thiscity offers.
最后LZ发现UpClose和CrossOver不错,都是半小时的人物访谈,语言不是很难,都是日常用语,速度容易跟上,内容不难理解,有时候个别单词没的懂也不影响你理解整段话的一意思,不用停下来去查,基本上可以一气呵成,录完基本上1小时左右,就是UpClose的人物采访更文艺一些,有些名流艺术家你在开始录音前得事先查查人家的背景,是唱美声的还是唱花腔女高音的,又或者其艺术流派,歌剧名称,建筑风格等,当然你也可以不查,像LZ一样遇到实在没听懂的一笔带过,因为并不影响你整个的理解,再说评审老师不会仔细听你到底录的啥,最多抽查几个,点开听听你录的质量怎么样,看你“嗯啊额呀这个那个然后或者是”等口头禅多不多,所以我们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1小时上,记住我们还有399小时要完成呢,尽管move on。
实际上一气呵成的录法有诸多好处,因为这更接近实战,中间不给自己太多的时间思考和重复,等你录的多了,你就渐渐习惯了这种一个小时左右长时间专注于双语转换的精神压力,就是能坐得住了,而且你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了,不走神了,反应也变快了,语言组织得快了,还常常能在瞬间想到那些四字词语,成语等,就像人们说有时候在压力和紧张下会蹦出一些精彩的译文来,而且时间长了LZ发现嘴皮子溜了一点,不喜欢重复了,不紧张了,不结巴了。
而且你在回放自己的录音时,你也可以留意下自己的声音够不够悦耳动听,音色怎么样,LZ的声音很难听,每次听回放都恶心到自己,哈哈,因为有些同学的声音的确很不错,我们也看到那些外交部译员,他/她们不仅专业声音也很好听,有木有?让观众在听他们的翻译时赏心悦目如沐春风,更被她们的专业功底佩服的不行,有木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