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刑法总则重点知识回顾:犯罪预备vs犯罪未遂vs犯罪中止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借用网友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来解释这三者的关系,之后再具体分析:
  我想用枪杀某人,叭,一枪把他打伤了,之后他逃走了,我是未遂;叭,一枪把他打伤了,又补一枪,把他打死了,我是即遂;叭,一枪把他打伤了,忽然良心发现,把他背到医院进行救治,我是中止;我为杀人买枪支、选地形,创造条件,是预备。
故意犯罪形态特征比较处理说明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1. 预备与未遂:是否已经着手实施犯罪。(难点)
        2. 预备与中止:是否主动停止。
        3. 未遂与中止:欲而不能为未遂,能而不欲为中止。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与犯意的区别:是否对现实构成了威胁。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 着手的概念: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时就是着手。
        2. 不能犯未遂:(可参见认识错误)
        a.对象不能犯:将稻草人误认为真人杀
        b.手段不能犯:用没子弹的枪杀人
        c.迷信犯:不成立犯罪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任何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一定不是既遂的结果),应当减轻处罚。例如,杀人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结果,应当免除处罚。1. 可以发生在预备和实行阶段。
        2. 犯意不成立犯罪中止
        3. 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也不成立4. 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5. 中止的客观性:行为人真实放弃行为。
        6. 中止的有效性:只要没有发生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6 10:45 , Processed in 0.04311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