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大学教育>考研>考研试题>历年真题>专业课>正文

2015考研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网络版)

2014-12-28 13:48

来源:新东方网编辑整理

作者:

  4.一篇心理学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

  ①题目:要把研究问题最重要的特点用最简单的词句说清楚。一般中文标题不得 超过 20 个汉字。如果字数太少不能说明问题,可以在正标题外再加上一个副标题。如果是因素性实验,最好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②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是关于研究的总结,应对研究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做一简短的叙述。应说明自变量,被试的特点,实验设计,所用实验仪器和主要的发现,以及统计考验的显著性水平。因为摘要是放在文章最前面的,所以它提供的信息应使读者了解本研究的主要方面,以便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摘要必须精炼而完整,一般在300字以内;

  ③关键词:突出文章要点;

  ④引言:又称序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是介绍所研究的领域,回顾和本研究有关的前人研究的成果,过去研究中的矛盾、遗漏以及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⑤ 方法:包含被试、仪器和材料、 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设计、实验程序;

  ⑥结果:要如实地以描述和数量的形式把主要结果呈现出来。结果只要陈述事实, 不要解释研究结果,更不要夹叙夹议。

  ⑦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给以回答, 说明本研究与过去有关研究的关 系,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及其原因分析;或提出以后研究思路和方向;

  ⑧结论:根据研究的全部结果,使读者对于研究发现有简明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⑨ 参考文献:报告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⑩附录:附录中主要列举与正文中有关的数据资料、研究工具等。

  5.简述心理旋转现象及其实验逻辑?

  (1)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不仅是一个人的映象,而且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即形象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象的心理操作、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可处于不同的相互作用中。

  (2)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或者说,第一,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映像;第二,这个映像还可以进行旋转;第三,映像旋转的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物体映像旋转的现象叫做心理旋转。

  Shepard及其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初展开了“心理旋转”的研究。Shepard和Metzler在1971做了一个心理旋转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用速示器给被试成对的呈现图形,被试的任务是判定这两个图形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每个图形都是由10个小方块连接起来组成的手柄形,看起来是立体的。这些成对的图形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图形相同而方位不同,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在平面上转动了一定角度,被试判定它为“相同”才是正确反应。第二种情况是两个图形相同,但其中一个图形在三维空间中旋转了一定角度,对它的正确反应也是“相同”。第三种情况为两个图形不同,它们是镜象对称的,对它们的正确判定是不同。这三种性质不同的图对随机的混在一起。实验时,每次呈现一个图对,要求被试尽快的作出异同的判定,记录反应时。

  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方位都相同,那么被试只需要一秒就能看出它们是相同的;然而当其中一个图形转动了一定角度,出现方位差后,反应时就增加了,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成正比。不仅如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反应时与方位差有着线性关系,反应时是随着方位差度数的增加以固定速率增加的。总体来看,平面对和立体对的实验结果几乎是一样的。

  【综合题参考答案】

  一、

  1.五因素模型是哪种人格理论。

  五因素模型是指大五人格理论。即塔佩斯等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五个因素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就是Ocean一词,因此也被称为“人格海洋”这五个因素代表着最大程度的抽象,据此编制的“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NEO-PI-R)在人格评价中应用广泛。

  2.五因素模型的形成过程。

  “大五”模型从首次出现到正式确定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1949年,Fiske通过对卡特尔的22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偶然发现5个因子,这被认为是当今大五模型的第一个版本,这五个因子在自评、观察评定和同伴评定数据中均稳定出现。Fiske将这五个因子命名为:自信的自我表达,社会适应性,一致性,情绪控制和好奇智力。随后的一系列研究也验证了五个因子的存在。

  1990年,Digman和Goldberg分别在《心理学年鉴》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两篇独立的文章标志着人格特质大五模型分类系统正式被提出。

  3.五因素模型的具体内容。

  开放性:反映出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表现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反映出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二、

  1.根据……说明人格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格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方过面,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过程中人格特征形成和表现的过程。人格发展包括稳定和变化两个方面,而人格稳定和变化都有很多形式。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每个人的自我,在世界上不会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变成其他东西。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也是明天的我。过去的我透过现在的我,影响着我的现在和将来。虽然未来不能决定现在,但自我对未来的洞察力能决定现在的我。这就是自我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例如,一个外向的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善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然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同是特质焦虑,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或即将考入的新学校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成年时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一项新工作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也就是说,人格特性以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特点的。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移民、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不过要注意,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行为改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同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表现。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的改变。


  考生关注》》》听说速成三级走读班 |考研基础课程

  考研热门课程新东方无忧考研课程|考研无忧封闭集训营课程

  全国新东方考研课程搜索


(责任编辑:袁梅) 

考研头条

  • 备考干货
  • 择校选专业
  • 报考信息
  • 经验心态

          新东方考研课程专区

          班级名称 上课地点 上课时间 费用 报名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猜你喜欢

          四六级英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