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考研名师对高数基础阶段复习建议
根据中公考研的TOP教学体系,考研数学的全年复习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提高阶段、冲刺模考阶段。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基础阶段的课程特点及复习建议。首先,看一下基础阶段的课程特点。总的来说,基础阶段的课程一共有如下三个特点。
1、零基础、零起点
我们在基础阶段的课程是零基础、零起点的,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自己到底能不能听懂这个阶段的课程。你们在本科阶段学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们都是从零开始,重新学起的。一般来说,只要你有高中数学的基础就可以了。原则上来讲,即使你高中的数学不太好,也没有关系。如果要用到高中的知识,我会进行简单的讲解。当然,对于初、高中的知识点,我可能不会强调太多,也就强调一遍,所以希望同学们自己多下点功夫。这是第一个特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初,不要有任何的心里负担,只要你踏踏实实的跟着我从头开始学,肯定是能学的好的。
2、强调学习而非复习
说起考研,一般人都会说是复习。但是,我觉得,对于同学们来说,第一遍应该是学习,而不是复习。强调这个有什么用呢?首先,我觉得,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你在刚开始学习考研数学的时候,大学里学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便你的基础稍微好一点,你在大学里学的跟考研数学的要求是有距离的,你对考研数学的认识、对数学学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认识在很多地方也是不到位的。所以,不管你现在的基础如何,在开始学习考研数学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把以前学的东西都统统抛掉,从头开始学起。其次,从开始学习考研数学起,就意味着你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你要按照考研数学的规律来办事情。很多时候,大学老师讲的规律,当然不能说它错,但是把它使用到考研数学中是不合适的。所以,我希望在开始学习考研数学时,所有的同学都能有一个归零的心态,所有的内容,我们都从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性质、最基本的方法讲起,从头开始学。
3、以基础知识为纲
在基础阶段,我们的课程是以基础知识为纲的。什么意思呢?其实,对于考研数学,全年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打好基础;第二件事情,要学会解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三件事情是提高做题的熟练度。从全年角度来讲,在基础阶段,我们做的是第一件事情—学好基础知识。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整个课堂是以基础知识为线索去组织的,我讲的所有内容都是为基础知识服务的。当然,讲数学肯定不可避免的要讲题,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讲题,不是为了讲题而讲题,所有的题目都是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对于知识,大家不要把它太局限了,其实它包括概念、定理或公式以及方法。在全年复习规划中,最关键的、同时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最艰难的往往就是第一个阶段。很多考生,会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后面,其实,这样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在复习前期,同学们一定要先打好基础。这个阶段,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基础知识上。当然了,打好基础之后,我们到下一个阶段做什么呢?下个阶段,我们的课程就是以题型为线索去讲的。其实,下个阶段也很简单。相当于说,在基础阶段你学会了基本的方法,有了武器,但是碰到具体问题时,你应该怎么去组合你现有的方法,怎么组合你现有的武器。要把这件事做好的一个根本的前提是,在基础阶段你对概念、定理和方法有足够到位的认识。
所以,我们基础阶段的课程,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有这么三个特点:零基础、零起点;强调学习而非复习;以基础知识为纲。希望大家在平时学习时,稍微注意一下。
了解了基础阶段的课程特点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在基础阶段应该看哪些资料。
首先,有讲义和习题。它们是与基础阶段的课程完全配套的,讲义与上课的内容是完全吻合的,课堂上讲的大部分内容、核心的点,讲义上都有写。大多数时候,同学们只要听我讲就可以了,需要做笔记的时候,我会给出提示。同学们注意一下,我在组织基础阶段课程的时候,原则上是按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的,但是我们又不没有完全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而是按照考研数学考试的要求,把整个学科在章节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的细分。所以,讲义包括我们的课程都是按照教学模块来组织的。讲义之外,还有一个跟它完全同步的习题。除此之外,我建议大家自备数学课本,一般来说,选用你们在本科阶段用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材就可以了。平时,同学们在听完每一堂课之后,首先把讲义的内容复习一遍,然后把习题册上该做的习题做了,最后,你如果还学有余力,可以看一下课本,结合课本,复习一下我们的授课内容。
在基础阶段,大家注意一下,不需要去买别的东西,手头上就有这几本资料就可以了。在这个阶段,大家不要忙着去做真题,到了相应的阶段,该做这些题的时候,老师自然会给你们提示。即便你在别的书上,看到现在有很多题不会做,也是正常的。为什么?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马上就会讲到极限,但是,当我把极限的课讲完后,你再看极限的题目,肯定还有很多不会做,为什么?这是因为,所有考研数学的题,都有一个特点—综合性很强。在真正考试里,求极限的题目,不仅会用到第一章极限的知识,后续各个章节,比如导数、微分、中值定理、积分等,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有可能跟极限扯上关系,在我们讲到相应的课程之前,这种题目你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大家千万不要心急,因为你有一整年的时间的。这个阶段,我们踏踏实实的把基础知识学好,把基础打牢就可以了。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数学辅导名师——曹严梅)
针对基础阶段的课程内容和大家的复习资料,我对大家提出以下三条复习建议。
1、重视概念。
这是很多考生在学习考研数学时一个最大的误区。概念,对于考生来说,其实是你们复习考研数学的时候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从考试大纲中,我们知道,考研数学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跟你在初、高中所学有所不同。初、高中学的数学叫初等数学,我们现在学的叫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区别是什么呢?比如说,高等数学整个学科是以极限为基础的,但是,极限天然就对我们的理解造成障碍。很多事情,以前,我们认为是想当然的事情,到了极限,就不一定会成立。所以,极限对我们对概念的理解造成了障碍。而且,按照我们以前的学习习惯,因为初、高中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给你们强调概念,所以,很多同学在考研数学复习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这种同学,到了复习后期,大概9、10月份的时候,他会感觉他的数学能到一定基础的水平,比如说,拿到一张试卷,他能考个八九十分,但是,想更近一步,却很困难。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前面的这个底子—概念没有打好。所以,第一件事情,一定要重视概念。包括我们整个课程在讲解的时候也是以概念为重的。这是第一点。
2、注重质量
这也是我一直要强调的。对于数学的复习来说,我觉得质量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数量。简单的说,数学的复习,并不是一定要求你复习多少遍。比如说,从现在开始到六月份,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你能够踏踏实实的把基础知识完整的过一遍,我觉得就很够了。不要去追求数量,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数量肯定越多越好。我强调这个,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考研数学对我们每块的要求的深度都是比较高的,对大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它的要求也是比较深的。因为,考研数学第一要求你的综合运用,第二还要求你熟练,所以,很多时候,题目会做没有意义,而是要求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题目做出来。要达到这一点,浅层次的复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一定要注重复习的质量。第二个原因,考研数学有一个特点,它的知识点是前后关联的,前面一旦学的不好,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质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复习的质量是很关键的。我曾经做过这么道算数题:假如说,你第一章的知识掌握了90%(0.9),还不错吧?如果第二章的知识也掌握了90%(0.9),那会怎么样呢?大家注意一下,因为第二章是会用到第一章的知识的,所以,综合效果是乘起来的,那这样就只有81%。如果,你再来个90%(0.9),第三章是不是就更少了。我们高等数学总共有十来章,你多乘几个90%,到最后,是不是就没多少了。很多考生,为什么会感觉越学到后面,越困难,他为什么会感觉下册的知识点比上册的知识点会难的多呢?其实,并不是绝对难度大,而是因为他前面的复习欠了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第二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前期的复习,不要赶进度,我觉得宁可稍微慢一点,比如说,我们在听到前几个课时的时候,如果有什么地方没听懂,你可以回去再看一看,再多做点题,或者问老师,把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了,才往后学。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二点。
3、适量的练习
要学好数学,做题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做题。在这个阶段,我们做题的目的不是在题上面,我们做题的目的是帮你巩固知识点。但是,要想把讲过的所有的考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真正把它变成你自己的,那一定是需要做题的。所以,要练习。但是练习的量,我觉得不一定很大,这块,我们是很有分寸的。一般来说,全年复习规划当中,到了强化阶段,做题会变成主要任务,你做题的量,我们会强调起来,一定要保证做大量的题。但是,在基础阶段,适量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我们最低层次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把我们发的习题完成。如果你学有余力,还可以把课本上的习题做一做。当然了,如果你把我们发的习题做完了,课本上的习题,一般来说,你会感觉还是比较好做、还是比较好对付的。另外,课本上大多数习题考点都比较单一,所以,即便你有时间做,我也不建议你把课本上的习题全做了。一般来说,你选做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就差不多了。
以上就是在基础阶段,对大家提的复习建议:重视概念,注重质量,适量的练习。希望大家,在基础阶段学习的时候,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去进行。
2016年考研复习已经开始了,希望考生能够好好利用,做好规划。中公考研推出2015考研全年集训、半年集训、魔鬼集训、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希望考生参考借鉴。同时,中公考研还推出了考研直播课堂,不用出门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数学辅导名师——曹严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