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特性
博仁教育根据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为心理学考研学子解析普通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首先,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其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依赖。
表现:
a人们知觉某一对象受对象所处空间、时间背景的影响
b对象与背景是相对的,背景的确立有赖于对象的出现与否。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
一方面、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成分的特点。
一方面,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要在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对这个对象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差别。特别对人知觉时差别更大。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两歧图形的解释。
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对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不完整的图形的理解。
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4.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经验的作用。
恒常性的意义:对事物有一个稳定的印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