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考研模拟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杂技中,聪明的马可以通过用蹄子敲地来告诉大家计算的结果。实际上马是通过观察主人的表情来进行表演的,这种心理学效应叫做(A)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D.顺序效应 D.约翰•亨利效应
2. 费希纳定律表明,感觉的变化比刺激强度增长慢,即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公式为( C)(其中,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刺激强度)
A.I=KIgS B.K=SlgI C.S=KlgI D.S=IlgK
3. 在一段时间学习20个单词,之后再和10个新单词一起进行再认任务,判断其是否为学过的,结果是12个单词报告为“学过”,但有2个为误报,那么击中率为 (C)
A.0.8 B.0.6 C.0.5 D.0.4
4. 下列实验中为无觉察知觉提供证据的是 (A)
A.加掩蔽的Stroop启动实验
B.双耳分听实验
C.返回抑制试验
D.内隐联想测验
5. 实验(Sternberg,1969)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C )
A.平行扫描 B.系列自中断扫描
C.系列全扫描 D.线索扫描
6.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 (D)
A.词的知觉辨认 B.图形的知觉辨认 C.词干或词段补笔 D.词的回忆
7.在特征整合理论的研究中,向研究参与者呈现1-30个不同颜色的字母,并记录其对某一特定靶子词的反应时,这采用了(B)
A.提示范式 B.搜索范式 C.过滤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8. 两耳离开声源距离不同所造成的对两耳的声音刺激的时间差别、强度差别和声波位相差别是由( D)造成。
A. 单耳线索 B.空间定位线索 C.双耳线索 D.两耳距离差
9. 认为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以及高级神经中枢加工信息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的注意理论是( C)
A.衰减器模型 B.完全加工理论 C.过滤器模型 D.注意资源有限理论
10. 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是以什么为纵轴。 (B)
A.虚惊概率 B.击中概率 C.漏报概率 D.正确否定概率
11. 一个2×2×2的完全随机设计,可能有几个交互作用(C)
A.2 B.3 C.4 D.5
12. 有可能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B)
A. 阶梯法 B.平均差误法
C. 恒定刺激法 D.最小变化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BCD)
A.恒定法 B.随机化 C.消除法 D.平衡法
2. 测验实施中的主要干扰因素有 (AB)
A.主试者的因素
B.被试者的影响因素
C.第三因素的影响
D.构思效度不高
三、综合题:每小题30分
1.请设计一个有交互作用,但没有主效应的完全随机的2因素实验设计,每个因素有2个水平。要求简要说明研究目的和假设、方法和预期结果,交互作用用图表示。
(1)被试间设计:
安排:80名学生,四组,每组20个学生,一组的分心物是1个,一组是2个,一组是4个,一组是8个。
优势:每个接受一种处理,避免了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等有实验顺序造成的误差。
问题或不足:不能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被试数量大
改进:匹配(如记忆能力,注意力等平衡)和随机化技术(随机抽取,随机安排)。
(2)被试内设计:
安排:20名被试进行分心物1,2,4,8这三种情况测试。
优势:被试变异性导致误差可能性比被试间的少
问题或不足: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如在2次实验间隔中学生思考注意策略的问题。还有与顺序顺序有关误差,如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
改进:平衡设计
1代表1个分心物,2代表2个分心物,3代表4个分心物,4代表8个分心物。
1 2 4 3
2 3 1 4
3 4 2 1
4 1 3 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