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答案:史纲真题答题要点分析
2015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全程报道
2015年考研试卷及答案公布,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时刻关注2015考研初试情况,第一时间为考生提供考研真题
答案及答案解析内容,同时新东方考研名师将为考生提供视频解析。请关注新东方网考研频道为
您带来的精彩内容。
37.(1)“马克思主义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内的各个阶层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皆陷入失败。1919年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为首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
答:一致:(A)孔子和马克思都主张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自由的理想世界(B)二者皆看到了“物质的重要性”。(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取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不同:(A)背景不同:孔子的思想是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服务的,马克思的思想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B)孔子所设想的理想世界是一种空想,而马克思为这个理想世界找到了一条现实的路径。马克思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增殖的不合理性,又通过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C)孔子所说的“物质的重要性”是从纯粹的物质财富的数量的重要性上强调的,马克思强调的“物质的重要性”是强调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考生关注》》》听说速成三级走读班 |考研基础课程
考研热门课程
新东方无忧考研课程|考研无忧封闭集训营课程
全国新东方考研课程搜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