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万磊点评2013考研政治真题:结合实际紧密
主持人:您刚才也对考题的题型做了一个解析,对于今年考试的难度是有什么样的情况?分数线是会升会降呢?
万磊:今天结合我现在所掌握的考题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今年的考题是在2012年的考题的难度的基础上略微有一定的上扬,为什么呢?我所谓的考察的难,不是考察同学们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让同学们记忆的东西多,而是我们所谓的难,是体现在对同学们能力考察的要求高,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考题,刚才我已经说了,一方面联系实际比较紧密,另一方面,我们说它的涉题角度也比较新颖,既然有了这两方面的特点,那对考生的要求就不能说是,在一个简单的,对于题目的设问进行简单理解的基础上,调用自己记忆当中的痕迹去跟提干的设问进行对接,而是考生们先要运用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对提干的设问角度,或者设问切入点,或者命题背景进行一个简易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才可以确定我们答题的理论板块的出处,在这个基础上,再调用自己掌握的相关理论,对这个题目的设问进行对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谈,我觉得这是我们从2012年到今年,再到以后和下一个阶段,我认为是考研政治应该是一贯保持下去的一个趋势。我认为也是今年乃至以后的考生们,准备考研政治的时候应该侧重注意的一个问题,今年的难度略有上扬,但是难度体现在考得活,而不是考得深。我个人认为,因为朋友们都知道,考研政治和考研英语往往画的是一条线,到底是考研政治的分数线和英语到底是如何的情况,还有待于今天正在进行的英语考试结束完了以后,我们才能知道。但是我个人感觉,政治的考题今年考的比较活,我认为这个分值应该在历年的基础上略微下调一定的分数。
主持人:好,也请万老师对今天政治的一些特别典型的题目,为考生做一下解析。
万磊:好的,刚才我在第一个问题里面,结合相关的选择题里面的涉题角度,跟网友朋友们做了一个简易的分析。下面我想同学们也是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你们在考前突击准备的材料分析题,大家到底答题的效果如何。我主要结合我们这五门分析题的内容,跟同学们做一个点评,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今年的分析题仍然是沿袭了2010年,考研政治改革以后,五门科目的涉题区域,34题考察的是马哲题目,这个马哲题目今年给了两道非常新颖的两段材料,实际上两问结合起来,考察的都是认识论相关的问题,第一问考察的是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为老人,就是站在孩子和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出发,然后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现有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个题上说的是从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角度去分析,关于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这是我们当时在讲认识论这个问题里面,我们所讲的第二个问题,认识的发生和认识的本质里面,在讲认识的本质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反应,这个能动和创造性,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这是我们说的第一问答案的出处和原理的来源。
第二问,考察的是用自己的设计去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实际上这个题目,从这一句话以及这句话前后的相关启示,我相信朋友们不难从题目当中分析出来原理的答题点,我们这个原理就可以使用认识论里面的最基本的一个原理,实践和辩证关系的认识原理。
我再简要说一说35题毛中特,这个毛中特,今年考察的是毛中特,四位一体建设论里面,关于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关于政治建设的问题,我讲过多次,从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都是我们考察的重点区域,其中2011年考察了两问,2012年考察了一问,2013年今年又考察了两问,我们说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关于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今年第一问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今年关于创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也是十八大热词之一,今年胡锦涛同志专门在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出,要实施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不过今年的创新是嫁接在一个,我们所说的制度层面来考察的,所以我们说题上所引用的后成村(音)的案例,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典型示范或者例证,通过这个村里面制度创新的例证,可以很好地体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的一个原理。后成村(音)成立了一个类似于村监会、村委会这样的监督管理委员会,使得村民从根本上监督和遏制干部的权力,这不仅保证了或者维护了全体村民的合法权益,也使得我们说全村的各项建设,比如说财务透明、创收这些效果更加显著,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这项制度创新,村监会的建立,它很好地能够使得通过这个制度创新,使得我们权力在阳光下,监督下运行。
第二个我们说第一个村监会的建立,对推动基础民主建设有什么样的启示?基础民主建设是我们国家里面,关于政治建设里面非常重要的内容,关于基层自治,实际上是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关于这个考题,在2011年的考题里面,作为选择题考察过,但是今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分析题拿出来考察,就更加体现了我们国家十八大报告里面,更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一个基本思想。所以我们这个题目答题的时候,实际上同学们只要略微阐述基层民主的含义,以及发展基层民主里面包含的一些重要内容就可以了。
下面我说一下历史纲要,历史纲要给的涉题的背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亮相,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图片展的时候讲的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在这个重要讲话里面,习近平同志谈到了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分了两个设问,我们说要回答第一问,就是要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逐渐沦为半半社会的形态下,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又如何失败,经过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经过了戊戌变法的改良运动,又经过了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社会现状,所以中国人民这种呼唤或者渴盼民族复兴的愿望非常强烈,在1921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崭新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来了光明的道路,这实际上我相信同学们只要结合这个问题,对它进行一个把握就可以了。
主持人:好,非常谢谢万磊老师今天对我们考研政治做了一个总结,谢谢万磊老师。
万磊:谢谢大家。
万磊: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今年的毛中特和法基题,做了一个改变,说的是如何从法律的角度去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是你有权选择离开,实际上从法律的角度切入,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我们说一般结合这几年的考察里面,我们发现实际上思修题目往往是历年考察的一个重点,但是今年我们把法基的题目摆在了第一问,现在我们得到的题目,关于第一问到底是几分,可能还不够明朗,我个人感觉,应该是第二问思修方面的题目,仍然是分值占得比较大的问题,也有可能是55分布。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图书馆里面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在人际关系处理的时候把握两项原则,第一个,侧重于平等原则,第二个,侧重于宽容原则,所以大家只要从刚才我讲的基本切入点回答,略做拓展和扩充,我认为这道题目的基本分数,考生朋友们是可以把握的。
最后一到题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我们现在得到的材料可以看到,考察的实际上是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问题,第一问,我们说它考察的是美国为什么将其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就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何在?美国重返亚太,它的原因是为了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因为随着这几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地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美国就不断地抛出来一些中国威胁论,比如在今年,美国就通过发布一个报告,说中国存在着网络的间谍活动,那我们说美国重返亚太,主要是为了重新夺回在亚洲地区的霸权,然后制衡中国,它通过的方式是通过它的一些盟友,比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通过制造一些关于领土,或者是主权核心利益方面的摩擦,通过这些方式,美国来制衡中国。所以我们说,实际上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就是为了制衡中国,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然后来打破地区和平稳定的状态,阻止中国和平崛起,或者说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这样的道路。第二问说的是,问你如何看待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对美国周边安全造成的影响?我们略做分析,可以知道,这一道题目同学们做答的时候把握住两点,第一点,大家应该做答,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周边国家会产生哪些影响,在这个基础上,然后我们要声明,中国在世界的发展格局中,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我们在第一个问题里面做答的基础上,同学们侧重于以下几个点考虑,比如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是美国称霸全球的行为,第一,会恶化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第二,会使得中国和周边国家,在诸如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争议岛屿和海域这个领域已有的危机进一步恶化和升级。第三,会进一步激化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矛盾,使得美国从中渔利。然后我们还要声明自己的主张,因为我们知道,今年在第四次中美战略经贸对话过程当中,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提出了一个论断,那就是要发展中美两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应该阐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发挥新型大国的关系,它的原因、措施是什么,中国倡导建立中美两国的新型大国关系,原因是因为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有着非常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两国合则而立,斗则俱伤,所以中美两国的携手合作,不但有利于造福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繁荣与稳定。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应该阐明,为了建立这样的一个新型大国关系,中国的主张,两国都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侧重于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第一个,要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二是需要相互信任,三是需要平等互谅,四是需要积极行动,五是需要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的交流、交往,共同促进建立一条新型的大国关系之路。好,以上五点是我结合我们今年考研政治的五部分材料分析题给同学们做的一个总体的评价和点拨,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