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考研政治理科真题解析之论述题(一)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33.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新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分)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4分)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3分)
【分析】本题考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题干中的现象反映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不顺利以及两大部类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回答时分三个层次:
首先,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两大部类之间按比例发展的原理,并指出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性,即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别开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对于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其次,简述我国当前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不良影响。这就是社会总产品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因破坏而不能顺利进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最后,指出解决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对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