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C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31、3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本题分值:5分)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3分)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2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关系问题与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历史唯物论部分。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亦称经济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集中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它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网络关系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的多种社会关系,会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能够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学习与作息方式,交换与交往方式,消费与娱乐方式,变革思维方式,强化思维能力,但网络关系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网络关系最终还是由生产关系来决定的。
32、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本题分值:5分)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1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2分)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中去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2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来源,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中有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部分。按题干要求,分两部分回答。首先要指出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在流通领域中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其次,要指出离开了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本辨析题中,要指出剩余价值含义的基本概念。
3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本题分值:5分)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它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分)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3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中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部分。命题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因此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得出“中国革命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的结论,因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而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因此,命题的后半名是错误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