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5 13:38:23

2017考研翻译讲堂:增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我们在英译汉时,有时要根据句法上、意义上或修辞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短语或句子,把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意思补充表达出来,以使汉语译文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并且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就是增译法。具体说来,在考研英语的长难句翻译中,增译法主要是用于翻译一些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出来的抽象名词,在翻译这些名词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在后面增加适当的名词,使汉语表达更地道。比如,“tension,evaporation,fault-finding,measure,segregation,arrogance”等词翻译时均需增译为“紧张局势、蒸发作用、吹毛求疵的作用、衡量标准、隔离措施、自满情绪”。有时,我们还需要将英语原句中暗含的逻辑关系增译出来。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来具体说明增译法的运用。
  While comment and reaction from lawyers may enhance stories, it is preferable for journalists to rely on their own notions of significance and make their own judgments.(2007.50)
  本句不仅考查了考生们对于“while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和“it作形式主语句型”这两个语法结构的识别和翻译,还考查了大家对于单词“stories”的僻义“新闻报道”、“notion,概念、看法”以及“preferable,更好的、更可取的、更难能可贵的”的释义的掌握。把握了这些知识点,考生可以就把原文的基本意思传达出来,即译为“尽管来自于律师的评论和反应可能提高新闻报道,对于记者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依赖于他们自己关于重要性的概念,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但该译文只是实现了“完整、准确”的要求,若想使译文继续达到“通顺”的评分标准,得到满分2分,就需要考生掌握增译法。翻译该句时,我们需要在抽象名词“新闻报道”后增译“质量”一词,否则“提高新闻报道”这部分就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此外,细读该句,大家应该能够发现,逗号前后两部分存在转折关系,那么我们在翻译时也应该把这种逻辑关系明确地表达出来,即需增译“但是”一词。因此,此句应译为:
  尽管律师的评论和反馈可能会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但是对于记者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依赖于他们自己对于重要性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一般说来,大家在判断是否使用增译法时,主要看句子中抽象名词的翻译,若不增词,汉语译文的表达不地道,则需要在名词后增加其他词,并且增译的标准是不改变英语原句的意思。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英语辅导名师——陈媛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考研翻译讲堂:增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