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5 13:27:43

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之倒推原则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考研英语中的完形填空题目中的文章是按照总分结构来叙述文章的。大家有没思考过:这样的结构给我们怎样的信息提示呢?其实,按照总分结构的特征,文章的首段或者首段首句就交代了文章所讲述的主题思想或者最为核心的背景信息,各个分论点多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在各段的段首。这样同学们在读懂完形首句以及各段的首句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干内容。
  但是我们都知道完形填空是在一篇完整的文章基础上设了20个词空,也就是在文章的细节上设空出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取更加细节性的线索和根据呢?这就要从我们的文章结构入手,总分结构的“分”就是细节。文章在段首提出主要论点,然后会以阐释、实验、数据区解释和支撑自己的论点,直到把这个问题说通说透。这样的特征就提示我们越到后面的信息越具体、越细节、线索越密集。下面我们仍然用真题例句帮大家来理解这样的特征。
  (2013年18题)The score for the next applicant would 18 by an average of 0.075 points. This might sound small, but to 19 the effects of such a decrease a candidate would need 30 more GMAT points than…
  18. jump float drop fluctuate
  2013年的18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结合题目选项初读这句话,我们知道它在讨论下一个候选者的分数将会产生一个怎样的0.075分的变化。但是具体是怎么变化的呢?从上文中很难找到相关的线索,这时我们就可以跟后推原则从文章的后续内容找线索。下一句话用一个代词this将其和前文联系起来(this指代“平均基础上0.0.7分的变化”),就在这一句话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表示变化趋势的词decrease(减少)给了我们最重要的提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推断出18题该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是drop。
  (2006年17) 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idy notes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__17__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17. complex comprehensive
   complementary compensating
  2006年的17题也是应用相同的方法解出来的,《波士顿寰球报》的记者Chris Reidy提出:若要想类似的情形发生改观,就需要___的项目。上文中几乎没有提示性的内容,这时我们就需要从下文利用倒推原则解题。that定语从句告诉我们这个项目是要解决无家可归者大多数需求的。那么,这样的项目就必须涉及到多个方面,正好和B选项中的comprehensive(全面的)吻合。
  所以,同学们要在平时做题的时候练习相关的方法,将其转化成为自己做题的一种习惯和思路,这有这样练习才能灵活应用各种技巧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高分。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老师——马瑗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之倒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