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5 13:27:32

如何排除完形填空中的思维干扰

同学们在练习完形填空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明明很理解文章的意思,也觉得自己的选择很合乎语境,但是订正答案的时候就是不对,而且自己查字典以后仍然无法说服自己。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个中的原因呢?其中部分同学的原因就是无法排除中文思维的干扰。也许这样说大家会觉得太过抽象和不解:什么是中文思维?为何它会影响我们做题?问题会像连珠炮一样地出现。下面我们就通过真题例子来看看什么事中文思维的干扰。
  (2005年完形11)These receptors are the cells which sense smells and send __11__ to the brain.
  11. signs stimuli messages impulses
  题中所给的文章的意思为“这些气味接收器就是一些可以感知气味并向大脑传递 的细胞。”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前生物学过的知识以及语境很快地就会想到细胞向大脑传递的无非就死一种刺激,所以很自然地就会选择B选项,而且对自己的选择深信不疑。但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选择C选项,也就是说细胞向大脑传递的是一种信号。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陷入一种不解的状态,左思右想仍然不明白。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家受到了中文思维的干扰。同学们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了单词的中文释义,例如, “stimulus”这个单词,大家背诵的中文释义就是“刺激”。但是,查询英英释义,我们便会发现stimulus指的是:“ a stimulus is something that encourages activity in people or things”。换言之,它指的是我们中文中说的刺激物,而非刺激这个抽象事物的本身。那么这样一来,B选项显然就无法入选了。
  (2011年完形16)In an experiment published in 1988, social psychologist Fritz Strack of the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in Germany asked volunteers to 16 a pen either with their teeth—thereby creating an artificial smile—or with their lips, which would produce a(n) disappointed expression.
  16. fetch bite pick hold
  同学们看完这道题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志愿者们用牙齿咬着笔,那么理所当然16题选择B选项,而正确答案却是D选项。原因和上文一样,仍然是大家的中文思维在作怪,中英中表示“咬”的这个词并非完全对等。英文中的“bite”还有一层cut意思,换言之,就是咬下来。而我们中文中的“咬”则有含有“衔着”的意思,那么B选项中的bite自然就不能选,而应该选择D选项hold。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建议大家在背诵英语词汇的时候不要仅仅满足于记忆其中文释义,还应该看看它的英文解释,最起码要看看单词释义下的例句,体会中英文的差异。这样就可以排除我们中文思维对我们做题的干扰,从而避免掉入出题者设下的小陷阱中。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老师——马瑗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排除完形填空中的思维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