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国门,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各阶级都展开了救国运动,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但相继失败,究竟哪个阶级才能领导中国取得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胜利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如何才能成为对外独立,对内消灭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出路在哪里值得国人深思。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很多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他们看到了工人阶级通过革命翻身做了主人,这也正是他们的愿望,就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比如说李大钊,他就是最早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的先进分子,继而,陈独秀创立了《青年》,但在创办过程中缺乏资金和支持,于是向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求助,蔡元培建议直接到北京办,1915年,陈独秀到北京创办了《新青年》,以区别于上海创立的《青年》。这是国内环境,而在国际方面,1914年爆发了世界一战,结束之后,中国作为协约国,派出三个代表进行谈判,出卖了中国的胶州半岛,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进行示威游行,后来以学生为主体的五四运动扩展到了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爱国运动,由此,国家的出路问题交给了我们的工人阶级。这种情况和俄国的国情特别相似,工人阶级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革命,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团结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生理,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简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新中国成立之后,又经历了在“冷战”和两大阵营激烈对抗的国际环境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回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和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这是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深入思考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