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马原真题解析之选择题(2)
一、单项选择题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涵的哲理是(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B 解析:“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指说了过头的话,故所包含的哲理就是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选项;AC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
2.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优选问题即即坚持适度原则。所以,C选项是正确选项;AB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
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答案:C 解析:“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选项;AB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
二、多项选择题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答案:BCD 解析: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所以,BCD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