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4 22:11:00

2015考研政治马原冲刺: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部分,尤其以二、三、四章考察频率最高,世界物质性作为第二章的重要内容,需要考生重点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知识点
        知识点具体内容
        历年相关真题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009年单选第1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
       
        2000年单选文科卷第2题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是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关系中来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是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2002年多选第16题,2005年单选第1题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2012年单选第1题
          2007年多选第17题
          2002年多选第17题
          2001年单选第2题
          1999年单选第2题
          2005年单选第1题
          2002年多选第16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考研政治马原冲刺:世界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