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解析:实践观
实践观是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的重要考点,需要大家去重视,下面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从真题中考点的体现入手,给大家解析这一考点的意义,各位同学可以关注参考。1.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活动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认识工具也形成于实践过程
③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④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地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尊重实践,就能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有效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真题】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答案】AB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