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毛中特:全面依法治国深度解析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名师——鲁雪静)2017年考研基础班课程进行的如火如荼,同学们是否也正在参与这一进程中呢?众所周知,毛中特一直是考研政治学习中的难点科目,也是重点科目。在这门课程中,不仅有很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还有不少和咱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紧密结合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能够综合考察同学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对现实社会时政热点的理解水平,因此,同学们要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学习一下全面依法治国的这部分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坚持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系统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么全面?在“四个全面”里,“全面依法治国”扮演着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法治保障的角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五大法治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三个共同推进”,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个一体建设”,都让“依法治国”概念充实饱满、凸显全面性。另外,“全面”的“依法治国”需要有所坚持的原则,这就需要提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面”还体现在“依法治国”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
“‘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对于包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全面小康来说,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不保,全面小康又何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正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只有为改革划上“法治边界”,才能妥善协调各类利益纠纷,顺利解决各种制度障碍,依法保障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依法治国,必先坚持依法治党。”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不论是反腐败的强力推行、八项规定的严格落实,还是落实主体责任、惩治庸官懒政,都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法治手段保障党内的清风正气。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要运用哲学联系的观点,搞清楚“全面依法治国”与其他三个全面有着什么天然的联系,以及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密切联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 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增进人民福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