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知识点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深度解析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名师——鲁雪静)2017年的考研基础阶段已经开始,同学们是否也已经准备好进入学习状态了呢?众所周知,在考研政治中毛中特无疑是一块分量重,难度又大的硬骨头。在基础阶段,毛中特的五位一体部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那么今天我们就首先来学习一下五位一体经济中第四节内容,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那么什么是坚持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即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能够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首先,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同时,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最后,在现阶段,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职工持股、法人持股以及各种非公有经济的合营等各种形式纷繁多样,企业内部的分配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在这样的条件下,虽然企业职工收入的来源和形式已经不仅仅依靠按劳分配,但是,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就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职工收入主要仍然来自按劳分配。总之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个原则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有重大作用。由于劳动能力不同,家庭人口不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这是一个“弊病”,但在社会主义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平均主义,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