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冲刺预测:毛中特分析题(三)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
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是把提高质量和效益而不是把速度放在首位,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会使经济出现“新常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机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更趋平稳,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举措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其次: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再次: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具体举措:
首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最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其具体举措有:
一是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
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四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