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23 11:37:10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中国新闻史大事件(6)

  中国新闻史是新闻传播学复习的重要部分,为了让2017年考生更好地把握中国新闻史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新东方网考研频道在此总结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915年
          9月15日,《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月1日,《益世报》在天津创刊,1920年后,周恩来在欧洲时曾为其发报道。
          1917年
          2月1日,陈独秀撰写了《文学革命论》在《新青年》2卷6期上发表,引起重大反响。
          4月1日,毛泽东写的《体育之研究》在《新青年》3卷2号上发表,署名二十八画生。
          11月10日,北京《晨报》,上海《申报》、《时报》、《民国日报》等报即日起陆续以大字标题在显著地位报道了有关十月革命的消息,这是我国报刊上关于十月革命的最早报道。
          1918年
          1月15日,《新青年》杂志自本日出版的4卷1号起,改用白话文,并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同月,《灵学杂志》在上海创刊,盛德坛灵学会主办。
          3月4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创刊。初为周刊,后为半月刊,两日刊,日刊。1947年2月24日终刊。
          7月6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由蔡元培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简章全文。
          10月5日,邵飘萍主办的《京报》在北京创刊。1924年出版《京报》副刊。
          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11月,《新青年》5卷5号发表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919年
          1月5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号上发表了著名文章《新纪元》。
          1月15日,《新青年》出版6卷1号,发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派胡政之前往欧洲采访巴黎和会的新闻。即日巴黎和会开幕,这是唯一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
          5月2日,《新青年》发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5月4日,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
          5月11日,《每周评论》接连5期连续重点报道“五四运动”。
          5月15日,上海《申报》、《新闻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时报》、《神州日报》、《中国新报》等7家大报自本日起,拒绝刊登日商广告,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六七年,直到1933年中日订立《塘沽协定》后,日商广告才重新出现在中国报纸上。
          5月--7月,一批学生报刊纷纷创办。其中包括《湘江评论》和《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2月,徐宝璜的《新闻学》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专著。
          1920年
          5月,《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
          8月15日,《劳动界》周刊在上海创刊。
          9月1日,《新青年》8卷1号出版,从此该刊实际改组成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
          10月3日,《劳动者》周刊在广州出版。
          11月7日,《劳动音》周刊在北京创办
          11月7日,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主编李达。
          1923年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中国新闻史大事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