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23 11:28:54

2016考研心理学专业课:教育心理学概述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的认同度逐渐增高,而教育一直以来又是一个很受重视的领域,那么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自然也成为了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我们来看看2016考研心理学对其是如何进行诠释的。
          研究对象与任务
          1.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的应用,具体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研究任务
          (1)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2)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起源
          (1)早在1531年,琼?魏斯特的著作就出现了“教育心理学”一词。
          (2)柏拉图认为,知识即回忆。
          (3)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记忆三定律:相似律、相对律、邻近律。
          (4)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5)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应心理学化”。
          (6)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7)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
          (8)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并提出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9)詹姆斯与卡特尔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两个人。
          (10)杜威倡导儿童中心运动。
          (11)莫依曼倡导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研究。
          (12)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2.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①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本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内容包括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个部分。②这时期形成了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③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作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首本《教育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思想及维果茨基是这时期的代表人物。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重视为学校教育服务,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兴盛,发展出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思潮出现;布鲁纳,奥苏伯尔是这时期的代表人物。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愈发深入,视角愈发综合,建构主义作为新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很大。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研究趋向日趋全面,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2)关注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研究;
          (4)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关注;
          (5)更为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6)开始研究电子学习的规律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教育心理学可以跟上社会发展。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具体详细的内容,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总结中为大家介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考研心理学专业课:教育心理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