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23 11:20:10

牵手考研 回望公共课的备考

  牵着考研手,步入高学府,不知不觉已过一春秋,拉着公共课,扶着考研走,不知不觉又是一秋。时光悄悄流逝,悄然回首,演绎的时光溜走留下的点点滴滴,多少苦多少乐,考研伴我走过。
          回首往事,考研中的情景备考历历在目,不由得提笔,来回味一下曾经考研公共课的备考滋味!对于考研,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合理制定计划并贯彻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关于计划,我觉得,首先要以时间为单位,综合衡量内容的多少,以及各科难度系数,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比如考研政治,备考初期,直接从辅导资料入手。而辅导资料的适合与否会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刚开始,我跟着同学用任汝芬系列,感觉是内容非常多,便把每一部分均等分割,制定了每天必须学习完多少内容。这里建议那些开始备考时间早的同学,先看看序列一。我把序列一的内容看了两遍,大概记住了传统重点。接下来便是做题。我买齐了任汝芬系列,但题目部分,我只做了序列二不超过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原因也在于:第一没时间去地毯式做完每一个考点和盲点、预测考点。第二,答案部分没有附解析,本人理解有限,又没时间和同学讨论或者翻书找答案。所以,当察觉到方法不合适的时候,我没有继续使用那套书,转而用跨考教育给我快递的资料,各科均是,直至考试结束。
          因为政治考试内容繁杂,重点突出。首先,仔细分析知识,以时间为基础衡量内容,大概制定了月计划,再分割制定周计划。周计划是预计每天大概做多少,根据实际可支配的时间有所浮动完成总量。其次,具体内容之重点。重点一定要掌握,重点一般是常考点和时政热点,我看了三遍重点部分。大概记忆理解后,再建立整体框架。不是依赖资料的框架,而是自己动手调动记忆整理出来的。因为整个政治内容每部分界限清晰,我就只把哲学、毛邓三社论、历史三部分分别建立了知识框架。第一遍,每天复习完一小部分后就配合题目练习巩固。因为题要做几遍才能巩固记忆,建议大家以后做题第遍用铅笔,做完再擦掉。练习题做的是跨考教育自己编的分类真题和预测题。错误的地方,没时间让我特地拿笔记本记录,就只用红笔给错题做标记,在解析部分觉得记忆理解很有难度的同样也做上标记,资料相应部分做上标记。第二遍看完重点后,再做一遍真题。再错的地方同上做好标记。第三遍看完,只做错题。记忆方面,囿于遗忘规律,第一天学的内容在第二天看新内容之前,快速复习一下比较有利于记得更牢固。制定这样的计划在于政治考试的特点是内容多,考点以传统重点和时政为主,要求我们更多地记忆和小部分地灵活运用。所以,好方法还是有助于高效学习的。
          考研英语复习首先要克服的是畏惧心理。很多人觉得自己英语基础不好,四六级都还没过,怎么能考研呢?这是一个误区。我们不是还经常听到平时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同学考研时考了70 或80 多的吗?基础不好我们就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复习英语呢?其实也不完全是,在你能保证过线的基础上,我觉得就可以了,但是务必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复习。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抓阅读重作文,那么对单词就要有一定的认知,而且考研词汇题中对一些词汇的考查也极具钻牛角尖的味道,经常考一些不常见单词的意思、区别与用法。因此,在复习英语单词时,应多注意一些平时不常见的意思、搭配与用法。考研往往考查大纲中单词的后几种,甚至最后一种非常偏僻的解释。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能为背单词而背单词,这样既枯燥又记不牢,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些习题或阅读一些文章,通过做题与阅读来强化对单词的记忆是很有效的。我建议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坚持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做五篇文章,阅读水平还是会有显著提高的。
          考研数学的分为数一、数二、数三,我只讲一下数学三的复习经验。我一向认为数学成绩是决定总分高低的关键,我数学复习开始得早,因为大部分知识都忘了,需要巩固基础知识,9 月开始,我进行辅导书的第二遍学习,并对第一遍学习中遇到的“不会的”、“做错的”、“经典题目”汇总到了一个错题本上;并将我自己易错的点,复杂公式,易错公式,常用结论等等总结了几页纸,当然了,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平时做题积累的,比较分散,最后总结在了一起,然后就不断看这些东西。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再遇到这类题型的时候,就有了思路。在复习数学时,我进行过数据统计,数学三中有120 分是基础分,所以,大家记住,数学要想拿高分,必先巩固基础。
          考研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痛苦彷徨!我强调要考研,就要时刻提醒自己恢复正常,保持身心健康,心情愉快。考研不可能不出现烦闷紧张泄气的情况,那么这时就别强求逼着自己学习,去听听音乐,去散散步,或者干脆睡一觉,都是很好的缓解办法。
            (编辑:吴清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牵手考研 回望公共课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