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考研 发表于 2016-7-4 11:47:56

2011河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真题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叫___________。
  2.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等,1983年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___________能力。
  3.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___________、重现。
  4.从文化的内容角度看,___________属于表层文化。
  5.加涅提出的学习行为的八个阶段是动机、领会、获得、保持、
  概括、作业、反馈。
  6.研究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中“先天论,是___________提出的。
  7.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拉多在50年代中期提出的是___________假说。
  8.长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即交际过程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是___________学
  习者。
  9.将语法点或句型按易难排列,同一语法点一般不出现两次的内容安排
  方式称为________式。
  10.1992年出版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甲级字___________个。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得分)。
  1.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字是()先生。
  A.吕叔湘B.胡明扬C.邢福义D.周祖谟E、朱德熙
  2.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    )。
  A.话语功能B.情感功能C.想象功能D.交际功能E、观念功能
  3.语音习得关键期假说由()于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
  A.克拉申B.奈姆瑟C.伦尼伯格D.格赖斯E、莱文森
  4.人脑中掌管听觉的语言中枢叫()。
  A.韦尼克区B.托马斯区C.里多克区D.布罗卡区E、莫尼斯区
  5.人们能把一张张静止的画看成连续活动的电影,是()记忆的作
  用。
  A.逻辑B.形象C.感觉D.运动E、情绪
  6.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学派
  D.行为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7.中国人讲究不能把筷子插在饭菜上让别人吃,这是()文化。
  A.审美B.交际C.知识D.语构E、心理
  8.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学习者经历的从文化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包括()。
  A.感觉阶段B.适应阶段C.调整阶段D.挫折阶段E、蜜月阶段
  9.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人物有()。
  A.柯勒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E、斯金纳
  10.小学生做作业得到老师的表扬,属于()。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原理学习D.概念学习E、刺激一反应学习
  11.儿童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开始有语法感的阶段是(       )。
  A.喃语阶段B.独词句阶段C.双词句阶段
  D.电报句阶段E、成人句阶段
  12.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输入假说理论包括()。
  A.习得与学习假说B.自然顺序假说C.监控假说
  D.输入假说E、情感过滤假说
  13.茹宾提出的认知学习策略包括()。
  A.求解B.推理C.实践D.记忆E、监控
  14.《英语900句》是()法最有代表性的教材。
  A.语法翻译B.直接C.情景D.听说E、阅读
  15.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特点有()。
  A.慢B.简化C.详细代D.停顿多E、疑问句多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阻碍性干拢
  2.过渡泛化
  3.语法翻译法
  四、简答(本题共45分)
  1.当前世界汉语教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有哪些?(12分)
  2.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特征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是什么?(12分)
  3.中介语的特点是什么?(10分)
  4.如何正确对待偏误现象?(11分)
  五、论述(本题共50分)
  1.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15分)
  2.谈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15分)
  3.谈谈遗忘的因素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20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河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