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 445 科目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适用专业: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2.西汉时期在思想上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帝王是_________ 。
3.“金文”是商周时代刻在_________上的文字。
4.《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画家_________最着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在郑和下西洋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 。
6.“焚书坑儒”实际上遵循的是_________家的思想。
7.现存的戏曲艺术中最为古老的是秦腔和_________。
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着名高僧 _________。
9.“对联”的艺术特色同古典诗歌一样,要讲求工整、平仄和 _________ 。
10.孔子学说的一个中心思想可以用一个“_________ ”字来概括。
11.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中,有两部是 _________族史诗。
12.《_________》 是清代康熙皇帝命人修撰的一部字典,是当时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
13.一般认为,道家的开创者是_________。
14.焦仲卿和刘兰芝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之最《 _________ 》中的人物,讲述了一个与《梁祝》相似的爱情故事。
15.汉代名医华陀发明了一种具有全身麻醉作用的中药叫“_________ ”。
16.中国第一篇近代白话长篇小说是《_________ 》。
17.被誉为“诗仙”的唐代着名诗人是_________。
18.宋代举世闻名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_____ 。
19.佛教的发源地是_________ 。
20.在浙江绍兴一带流传较广的一个较大戏剧种类为 _________。
21.人们常常用“数九寒天”来形容寒冷的冬季,其中“数九”一般是从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___开始数起。
22.中国古代帝王在祭祀天地的活动中,主要仪式有往_________封禅、往汾阴祭后土以及庙祭和郊祭。
23.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
24.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_________ 。
25.英国的国家制度是议会制的 _________制度。
26.明代末年出现了一位中国地学史上的旷世奇人。他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地理旅行和考察并逐日记述,后整理成一部旷古奇书《_________ 》。
27.拜占庭艺术是西方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从希腊罗马以雕塑为主体的艺术向东方风格的_________转化。
28.在布局上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对住宅的影响的民居建筑是_________ 。
29.近年来流行的“中国情人节”指的是_________这一传统节日。
30.人们在会话交际中需要遵守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格赖斯总结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 _________ ,但有时会因交际的需要而违反其中的某些准则。
二、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园林之城”指苏州,“东南名园之冠”指上海豫园。
2.V形手势表示胜利,掌心向外或向内都可以。
3.在我国云南泸沽湖畔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还保留着“走婚”的风俗,是母系氏族对偶婚的遗风。
4.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横跨欧亚两大洲。
5.科举制度的真正起点是在唐朝。
6.“达赖”和“班禅”是清初皇帝赐予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封号。
7.埃及的官方语言是法语,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
8.明清时期的“官话”指的是北京话。
9.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以汉赋为盛。
10.很多亚洲国家的文字创制都受到汉字的影响。如日本的假名、朝鲜谚文、越南字喃,都是取汉字笔画而形成的文字。
11.由于茶的利用,我国古代产生了茶礼,作为男女结婚时的媒介,即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作“受茶”;女方接受聘礼,叫“下茶”。
12.郑和七下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13.迈克尔·杰克逊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
14.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佛家称之为“成道节”。
15.古人所称的“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菊”。
三、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以下书籍哪部不是旧时家庭教育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弟子规》
2.世界遗产之一云南丽江古城保留的是 _________族的传统风貌。
A.白
B.布依
C.纳西
D.景颇
3.以下哪位文化名人是英国人?
A.哲学家黑格尔
B.作曲家肖邦
C.作家托尔斯泰
D.诗人拜伦
4.“而立”指的是 _________ 。
A.20岁
B.30岁
C.40岁
D.50岁
5.“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 _________ 。
A.李广
B.郑和
C.张骞
D.苏武
6.北京地区的宫廷菜源自四大菜系中的 _________ 。
A.鲁
B.川
C.淮
D.粤
7.在我国民间心理影响超过孔子、倍受人们尊崇的保护神是_________ 。
A.黄道婆
B.李靖
C.关羽
D.赵公明
8.北京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恭王府”,最早为乾隆时大学士 _________的府第。
A.纪昀
B.和珅
C.傅恒
D.刘墉
9.采用外来乐器、经过改造和消化而成为中国乐器的是_________。
A.编钟
B.竽
C.琵琶
D.箜篌
10.S.H.E演唱过一首采用了饶舌(Rap)风格的歌曲叫_________ ,歌词主要是汉语的绕口令。
A.《中国话》
B.《Superstar》
C.《中国人》
D.《龙的传人》
11.元杂剧中被誉为“天下夺魁”的是王实甫所作的 _________ 。
A.《牡丹亭》
B.《金瓶梅》
C.《窦娥冤》
D.《西厢记》
12.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 _________ 。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红山文化
13.中国古代将 _________作为维护宗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A.嫡长子继承制
B.封邦建国制
C.编户征税制
D.宗庙祭祀制
14.我国_________ 境内聚集了藏族、苗族、彝族、白族等52个少数民族。
A.云南
B.西藏
C.青海
D.四川
15.在中美洲危地马拉热带雨林中建造的金字塔属于 _________ 文明。
A.古埃及
B.玛雅
C.印加
D.阿兹特克
16.以下哪一部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
A.《李尔王》
B.《哈姆雷特》
C.《仲夏夜之梦》
D.《奥赛罗》
17.电影《滚滚红尘》是根据女作家 _________ 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A.琼瑶
B.张爱玲
C.池莉
D.三毛
18.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 _________ 。
A.低碳生活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人类、自然、科技
D.?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19.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体现出儒、道、法三家共同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即 _________ 。
A.尚贤
B.大一统
C.无为而治
D.仁政
20.在以下哪个欧洲国家中有一个民族占到全国人口的90%以上?
A.英国
B.俄罗斯
C.西班牙
D.葡萄牙
21.位于加勒比海北部,2010年初经历了一次大地震的国家是 _________ 。
A.坦桑尼亚
B.海地
C.南非
D.喀麦隆
22.中西方文化的第二次大规模碰撞即“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在_________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
23.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中被尊为“书圣”的是 _________ 。
A.王羲之
B.钟繇
C.颜真卿
D.柳公权
24.“四书”指的是_________。
A.《周易》、《论语》、《左传》,《大学》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礼记》
D.《论语》、《大学》、《中庸》、《左传》
25.朱熹曾经主持讲学的宋代书院是 _________ 。
A.岳麓书院
B.石鼓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丽泽书院
26.拥有福斯、汉莎航空、大众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欧洲国家,其货币名称为_________ 。
A.马克
B.比索
C.瑞士法郎
D.克朗
27.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 _________ 。
A.阿拉伯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28.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_________ 。
A.汉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29.中国传统上以_________为主位、正位和尊位。
A.东向
B.南向
C.西向
D.北向
30.以下不能概括中国传统艺术显着特点的是_________。
A.以大观小
B.得意忘形
C.礼乐教化
D.融合互通
31.着名画家达·芬奇是_________ 人。
A.德国
B.法国
C.希腊
D.意大利
32.明朝规定百官品级用袍服上的“补子”加以辨别,其中文官用_________。
A.龙
B.麒麟
C.鸟
D.兽
33.“龙”与皇帝合而为一始自 _________ 。
A.黄帝
B.秦始皇
C.汉高祖刘邦
D.唐太宗李世民
34.首先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的传教士是_________ 。
A.马可波罗
B.利玛窦
C.金尼阁
D.汤若望
35.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文化不宜持有的态度是_________ 。
A.尊重
B.理解适应
C.求同存异
D.全盘接受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青春期以前,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因此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即语言习得 _________。
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_________ 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能对学习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
3.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___________四个基本环节。
4.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克拉申的_________假说就对此进行了理论阐释。
5.在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中心环节是_________。
6.在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_________,教材则起中介作用。
7.60年代初北京语言学院教师总结出了_________的汉语课堂教学原则,体现了长期以来主张的“实践性”原则。
8.HSK按照测试目的来分属于 _________测试。
9.介于学生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叫做 _________。
10.试题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评分客观可靠,不受评阅人主管因素影响的测试是_________。
五、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2.“学习”与“习得”的差别在于学习者对待学习态度的不同。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4.“直接法”要求在课堂上使用学生母语的进行教学。
5.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依据评价标准来调整目标、方向和重点等。
7.对国际汉语教师来说,多掌握几种外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最为重要。
8.韩礼德将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话语功能三种。
9.对比分析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分析方法。
10.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它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方向。
六、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第二语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如包饺子等,是学生获得的是 _________。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运动记忆
D.情绪记忆
2.很多学生能够在很长时间里记得教师上课时随意说出的一句话,这种识记从目的上来看属于_________。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3.很多学生因为觉得“把”字句难而尽量不去使用这个句式,这里所使用的策略主要是_________。
A.推理策略
B.过度推广策略
C.回避策略
D.假设检验策略
4.语言教学过程基本阶段中不包括_________阶段。
A.感知
B.巩固
C.运用
D.反馈
5.以下不属于我国当代主要教学模式的是_________。
A.目标-导控式
B.自学-辅导式
C.暗示教学式
D.示范-模仿式
6.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师生间应该建立起一种_________的关系。
A.互相迁就
B.团结合作
C.哥们儿
D.主从
7.能够体现以训练学生“读”的技能为重点的课型是_________。
A.精读课
B.写作课
C.阅读课
D.口语课
8.研究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本身的特点、规律和用法,目的是为了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中 _________的问题。
A.教什么
B.如何学
C.怎么教
D.用什么技术手段教
9.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不包括_________ 。
A.语言要素
B.言语技能
C.语用规则
D.语言分析技能
10.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生理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
A.智力
B.年龄
C.个性
D.发音器官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40分)
材料:
2009年4月,张良(化名)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喀麦隆孔子学院杜阿拉市分教学点。那里的教学情况非常复杂。他经常在一个班里同时教10多岁的小孩和50多岁的商人。张良就遵循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法,让孩子多做书面作业,让商人多听光盘。为了更好地和学员交心,张良学起了法语,并尝试着用英语、法语一起教学。
张良感觉到:要克服学生“汉语很难”的心理预期,除了展示汉语简单的一面,更要通过展示文化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中国的文化、风土人情特别感兴趣,他和其他志愿者就特意到图书馆借图片书籍给他们看。过年的时候,志愿者们总会以大红灯笼、烫金对联、倒挂“福”字等春节特色的物件展示中华传统,并借此机会解释中国春节的来历、民俗活动以及相关饮食习惯。为了让学生都能尝尝鲜,包饺子是春节雷打不动的项目。课余,师生志愿者还会开展用筷子夹花生米、猜谜语、绕口令、投壶游戏等游园活动,组织“汉语桥”中文比赛,教习太极拳、书法、剪纸、茶艺等,以各种活动载体推介中国文化。而这些文化传播活动的背后,却是比在中国困难得多的艰辛付出。很多中方老师都说自己成了超人:“一场活动往往身兼数职———院长助理、司机、厨师、技工……事无巨细,无所不能。”
初到杜阿拉,独自一人在那里教学的张良感觉“自己仿佛身处茫茫海上的某处黑暗船舱”,“下班回家后面对的所有一切都是无声的……惟有读书成了排解寂寞的良药,但读书资源也很有限。”杜阿拉没有中文图书馆,每个月张良都要坐4个小时的大巴车赶往雅温得孔子学院借阅书籍。张良深知,学会融入是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必须的选择。课后,他开始学会与学生到路边小店喝酒聊天,或是在简陋的足球场踢足球,他很快找到了一些“朋友”,也在自己融入的过程中,不断告诉非洲人,不仅有个摩登时尚的中国,还有个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东方古国。
“每天听着学生们日渐清晰的发音,看着学生们日趋方正的方块字,那种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当非洲朋友用还略显生硬的汉语说着“要练一辈子中国功夫,要学一辈子中国话”时,志愿者们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