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线索(一)
2017 考研政治——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线索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讲到“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着事物发展变化,主要矛盾又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于我国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因此,17考研政治复习时,必须掌握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线索。
考研政治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长达10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记载着我国历史岁月中所承受的屈辱,也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探索救国的奋斗史。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国内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有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有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了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
考研政治复习: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在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以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新生共和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到1956年底,随着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及土改的顺利推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中国存在的两种基本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文都网校抓住主要矛盾对于我们理解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方针都有重要意义。17考研政治的复习要摸清社会主义矛盾变化的线索,在此基础上学习史纲和毛中特就更加轻松。
关键词:17考研政治;社会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