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时政——建党95周年(十六)
2017年考研政治时政——建党95周年(十六)2016年6月2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第13集《道路初探》和第14集《两弹一星》。文都政治刘涛老师将系列推出建党95周年系列考点,本文2017年考研政治同学掌握关键词——“两弹一星”。
(一)考研政治时政——建党95周年:全媒体报道
1956年,中国人第一次用纪录电影春节大联欢的方式庆祝春节。这一年里发生了不少新变化,当人们打开元旦出版的《人民日报》时,惊讶地发现从创刊以来就是竖着排版的报纸变成横排了。紧接着,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开始推广简化字。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段岁月,正是世界新兴的科学技术开始突飞猛进、迅速崛起的时代。新的科技革命给新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让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为了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中共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策。1956年,毛泽东告诉全党:“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由钱三强手绘的脉络图简洁地勾勒出新中国最初的核物理科研发展史。以中国科学院在1950年成立近代物理研究所为起点,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等一批奠定了原子弹、氢弹命运的中国科学家走到了一起。
(二)考研政治时政——建党95周年:考点链接
考研政治史纲第九章: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第一,较快的发展速度。第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第三,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第一,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第三,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而其中最重要的科技成果无疑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页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三)考研政治时政——建党95周年:考点运用
史纲单选题: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4月24日,今年被命名为中国航天纪念日。时政单选题也有可能考察。
考研政治史纲多选题: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2017年考研学子尤其注意“两弹一星”中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长征家族已经发展到第七代了,6月23日下午,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了长征七号发射前的全系统演练。新的航天时代即将到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