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考研政治——土地政策线索
17考研政治——土地政策线索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农民起义;发动过武装斗争;有过流血政变,也有过和平改良。中国是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农民阶级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土地政策关系到能否动员农民参与革命战争。考研政治史纲考试题中,也总会涉及到关于土地问题的考试题。下面文都考研政治老师就和大家讲讲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政策吧。
(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土地政策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农民起义的顶峰。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思想的发展和超越。不过,他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这种理想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即使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能付诸实行。
(二)旧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归国家有,为全民共享。
“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三)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生活状况。
土地政策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反映了统治者对待广大农民群众的态度。17年考研的学子们在史纲的学习上,要学会自己去建立线索,学会串联知识点,这样既方便记忆,又可以避免漏记、错记的现象。
关键词:17考研政治 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 三民主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