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医综合考研之中医内科学知识点(4)
现在医生这个职业越来越吃香,很多学医的考生都想继续深造,学习更多医学知识,所以医学考研近几年也是很热门。医学考研主要分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两个学科都是比较难考的,但是对于学医的人来说,不断的学习是医术进步的必要前提,所以医学考研大军也是非常浩大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梳理了2017中医综合考研中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2017西医综合考研之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梳理:
心脑病证 (痰火扰心、饮遏心阳、心血瘀阻、脑脉受损、心阳(气)虚、心阴(血)虚、脑髓空虚)
胸痹心痛
概念: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膺部发作性的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病因病机: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病机:心脉痹阻。表现为本虚标实。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祛邪人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祛邪治标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用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法。
眩晕
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病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体虚年高、跌仆损伤等多种因素。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清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多属本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常见病证有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内蕴、瘀血阻络五种,各证候之间又常可出现转化,或不同证候相兼出现。针对本病各证候的不同,治疗可根据标本缓急分别采取平肝、熄风、清火、化痰、化瘀等法以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
治疗原则:虚补泻实,调整阴阳。
心悸
概念: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变脏腑: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
病理因素:气滞、血瘀、痰浊、火郁、水饮
治疗:补益气血,调理阴阳。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2017西医综合考研考试科目梳理:
1.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300分,总共有180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2. 专业课考试内容
分科目来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均为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
3. 推荐书目及分值分布
科目方向书名作者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诊断学(50分)《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上海科技出版社中药学(50分)《中药学》丁景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方剂学(50分)《方剂学》邓中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50分)《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针灸学(50分)《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进入调剂复试:2016考研调剂复试全攻略_调剂指南_复试指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