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9-1-5 22:26:18

2019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之周朝

考研历史学是统考学科之一,历史学专业课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其中,中国古代史约占整体的30%,所占比例较大。所以,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很重要。为帮助考生提取复习重点,新东方在线整理了中国古代史的重点内容,希望下文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第二章、夏商西周(★★☆☆☆)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西周的经济制度。
    3.夏遗址、商甲骨文、周青铜器铭文。
      第二部分:本章知识点
    第五节、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一、周族的历史
    1、活动地区:渭水中游黄土高原。
    2、祖先:始祖后稷(名弃);公刘;古公亶父;季历(古公子);姬昌(文王,季历子)。
    二、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牧野(今河南汲县北)之战,商王纣自焚,商亡。
    第六节、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一、西周前期的政治
    1、周公摄政:
    2、管蔡之叛: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商王畿,命其统治商人余部,同时将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亦分封于商王畿附近,对武庚和商人进行监视,称为“三监”。成王即位,此时周朝统治尚未完全稳定,成王年幼不能主持大局,由其叔父、武王之弟周公旦(名旦,周为采邑所在地)摄政。管叔对周公执政不满,遂与蔡叔等散布周公终将篡位的流言,并联合武庚一同举事。图谋趁机复商的武庚又纠合了旧日服属于商的东方诸方国、部族共同作乱。一时反周声势十分浩大,周王朝面临严峻的挑战。周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在稳定内部后,亲率大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平定叛乱,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并征服了卷入叛乱的大批东方方国、部族。此次东征彻底打败了商的残余势力,史家或将其形容为第二次灭商,其作战之艰苦大大超出武王第一次灭商。周对东方的统治也由此真正奠定。
    二、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与周边各族的冲突:南方:前980年昭王伐荆楚失败;西北:穆王伐犬戎,收效甚微;东南:穆王伐徐偃王,灭徐,受到很大损失。
    2、内部矛盾分化(朱著84——85页):
    A:裘卫铜器:裘卫不是显赫贵族,但富有财物,矩伯、邦君厉等封君用土地与他交换,或出租与他,是对土地国有制的破坏。
    B:师旂鼎:师旂属下不从周王出征,向伯懋告状,伯懋判处罚金三百锊,他们拒不交纳,师旂只得将判词记于鼎上。
    C:亻朕匜(yí):师亻朕属下牧牛状告师亻朕,伯扬父指责牧牛不该与上司诉讼,应判鞭刑一千,另加墨刑。经大赦,只鞭五百,罚铜三百锾。表明上、下贵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只能求助于法官,法官所做判决也流于形式,等级制度遭到破坏。
    3、民众的反抗:
        三、西周的衰亡
    1、共和行政:厉王专利,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朝政(一说由国人共推诸侯共伯和执掌王政)达14年,这一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宣王中兴:周宣王在位期间,任用贤臣,整顿武备,励精图治,使西周王朝的衰颓局面有所挽回,号为“宣王中兴”。自西周中叶以来,西北地区的戎、狄、猃狁诸族逐渐强盛,因其临近西周王畿,故已成为周室的主要威胁。宣王多次对上述诸族进行征讨,俘获甚众。对东南淮夷、南方楚国作战,也数次获胜。为巩固战果,宣王还续行分封,在邻边地区又建立了一批诸侯国。宣王在位46年,到其后期“中兴局面”已近于终止,国势又走向衰退。
    3、西周之亡:发生王位继承之争,公元前770年申侯引犬戎,杀幽王于骊山,周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之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