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考研历史学是统考学科之一,历史学专业课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其中,中国古代史约占整体的30%,所占比例较大。所以,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很重要。为帮助考生提取复习重点,新东方在线整理了中国古代史的重点内容,希望下文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第四章秦汉
第十节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匈奴
1、南、北匈奴建武24年,匈奴日逐王比被拥立为南单于,袭用祖父呼韩邪称号,请求内附。从此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东汉和平相处,逐步转向定居和农耕,向东、南迁徙。
2、东汉与北匈奴的和战北匈奴控制西域,骚扰东汉。东汉与北匈奴“合市”。“度辽营”:屯兵五原,隔绝南北匈奴联系。明帝永平16年(73年),汉攻北匈奴。主将窦固、耿忠。在哈密设“宜禾都尉”,屯田。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耿秉再击匈奴,班固刻石而还。匈奴向西远徙。东面的鲜卑占据匈奴故地。
二、西域
班超在西域的活动明帝派窦固大败匈奴后,东汉着手恢复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这种情况下,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永元三年(91)班超出使西域,他的任务就是打通被北匈奴势力役属的南道,班超得到鄯善、于阗、疏勒等国的支持,杀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和帝永元三年(91),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至永元六年,班超控制了焉耆。至此,班超出使西域后,西域五十余国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下。永元九年(97),班超副史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班超之子班勇曾任西域长史,撰写《西域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西域各族和中亚各国情况的重要文献。
三、羌族
1、西汉时期分布在西海(青海)。武帝击走匈奴,置四郡,羌人与匈奴联系隔绝。汉曾征服羌人,设护羌校尉。宣帝时赵充国攻羌胜利,置金城属国纳羌。一部分羌人内徙金城、陇西,与汉人杂居。
2、东汉时期汉羌冲突成为民族关系的焦点。羌人暴动主要有三次,分别发生于安、顺、桓三帝,主要出现于河西、陇西、关中地区。与羌作战,耗费了东汉大量力量,成为衰落原因。
四、乌桓、鲜卑均为东胡支系
东汉设护乌桓校尉。檀石槐。
五、西南各族
《白狼歌》是研究西南民族历史和语言的宝贵资料。
六、对外关系与朝鲜关系
汉初燕人卫满在平壤建朝鲜。武帝设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遣使;“汉倭奴国王金印”。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