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核心必背知识(17)
2019考研西医综合怎样才能记忆的又牢固又快呢?接下来,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考生能提高复习效率,分享了2019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核心必背知识,供考生参考。2019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核心必背知识(17)
1.局部电位:阈下刺激不引起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但它可以引起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产生亦是由于Na+内流所致,只是在阈下刺激时,Na+通道开放数目少,电位幅度比动作电位小,因而不能引起真正的兴奋或动作电位。局部电位包括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感受器电位、发生器电位等。
2.电紧张电位特征:
① 等级性电位,电紧张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② 衰减性传导,电紧张电位的幅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函数下降。
③ 电位可融合,由于电紧张电位无不应期,当去极化电紧张电位的幅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膜中少量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形成局部电位。
3.有髓鞘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在发生动作电位的郎飞结与静息的郎飞结之间产生,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跳跃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髓鞘不仅能提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还能减少能量消耗。
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① 生理完整性。
② 绝缘性。
③ 双向传导。
④ 相对不疲劳性。
4.阈电位:能使钠通道大量开放而诱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神经元兴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