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12-8 10:22:16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09年)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近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5.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4.2万亿元 B.3.5万亿元 C.3.3万亿元 D.2.4万亿元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7.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8.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的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9.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制定和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公私兼顾、劳资双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协调可持续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14.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谈
          A.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B.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D.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15.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州七号”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
          A.载人飞行 B.绕月探测 C.天地对话 D.出舱活动
          16.在2008年4月中旬举行的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中,一举成为第一大党的是
          A.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 B.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
          C.尼泊尔大会党 D.尼泊尔民族民主党

kysix 发表于 2018-12-8 11:52:40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主动积极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18.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1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20.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21.“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既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2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2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上述决定有利于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 B.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C.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D.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C.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25.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A.正确的革命道路 B.科学的指导思想
          C.坚强的领导力量 D.崭新的奋斗目标
          2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D.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27.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 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9.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妇女联合会
          31.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众志成城,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84
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0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这些事实生动地体现了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成效
          32.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在线与网民直接交流,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上网收集民意。这意味着网络表达已成为
          A.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B.反腐倡廉的新通道
          C.民主政治体制的新形式 D.密切干群关系的新方式
          33.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政府和人民认真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中国提出的奥运理念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彰显了中国和世界在追求人类共同进步中坚守的共同梦想。中国提出的本届奥运会理念是
          A.“平安奥运” B.“绿色奥运” C.“科技奥运” D.“人文奥运”

kytwo 发表于 2018-12-8 13:10:59


          三、分析题: 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本处有一个图表,但我们的书里面没有,需要重新画。
          我国2007年4月-2008年11月CPI及PPI增长趋势图
          注:CPI(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一般认为,CPI的增幅大于3%时,就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PPI(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材料2
          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10%一路上涨,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年达到11.9%。然而经济偏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有可能由偏快转为过热。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财政部等部门宣布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9月16日起又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5年多来首次低于10%。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现,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国经济已经从持续升温转入降温状态。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的公布,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4万亿元的投资将对经济产生最直接的拉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网等
          (1)CPI与PPI的走势及其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的。(6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6分)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4分)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
737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从长期没有达到10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 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
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 400多万。
          ——摘编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5分)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5分)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如果美国不援助欧洲,它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各方面都将有窒息之虞。美国这次“援欧”不同于以往,不是向个别国家提供零星援助,而是向联合的欧洲提供援助。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企图阻碍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会得到我们的帮助。任何政府、党派、为图政治私利或其他打算、不惜延续人类痛苦的,必会遭到美国的反对。
          ——摘编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5日)
          材料2
          2002年1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尼泊尔,主要讨论反恐合作问题。此后,美国每年向尼泊尔提供4
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2003年11月3日,美国国会批准了向伊拉克和阿富汗提供875亿美元的军事行动及重建援助的拨款法案。西方把这些经济援助和重建计划称为“新马歇尔计划”。
          伊拉克已探明拥有1 100亿桶的石油储藏,远景储量达2
200亿桶,开采成本每桶仅3~4美元。2003年12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伊拉克重建项目中总价值达186亿美元的26个重大工程合同,同时以维护美国的“基本安全利益”为由,决定剥夺包括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在内的100多个曾经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拒绝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参与上述合同的竞标资格。首批约9亿美元的伊拉克重建合同均在暗盘交易下完成,中标的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而这些公司无不同美国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3
          法国前情报研究员达尼埃尔·雷米在其所著《谁欲杀死法兰西》一书中认为,美国已经发动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旨在征服欧洲。1995年至1999年间,美国每年立案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有1/4是针对欧盟的。
          德国和法国不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惹怒了美国。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抨击两国“有问题”;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赖斯,把包括法国与德国在内的反战政府比作是二战前法国对纳粹德国的“姑息主义”,引起德、法等国的不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已经在大西洋联盟中产生了自它50年前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摘自中国网
          (1)结合材料1、2,比较“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的异同。(5分)
          (2)结合材料1、3,剖析这些年来美、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显现的分歧及原因。(5分)
          选做题Ⅱ:
          材料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现于国际社会。如:阿拉伯国家联盟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本·哈拉2007年4月17日在会见中国驻阿盟全权代表吴思科大使时说,阿盟高度赞赏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关于解决该问题的立场是公正、积极和平衡的,所发挥的作用是建设性的,有独特的影响力。新一届东盟秘书长、泰国前外长素林2008年1月7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积极支持东盟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解决本地区以及国际事务。中国为提升整个东亚地区自信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在东亚地区所作的贡献、对地区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让东盟信服。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
000多个援助项目,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了中国的参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态势。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了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
900多人。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 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
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先后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1)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所发挥的“建设性的、有独特影响力”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作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何在?(4分)

kythree 发表于 2018-12-8 14:31:52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物质和意识对立的范围和界限。
          【解析】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来界定的,物质不是意识,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本题的题干“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仅仅在于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答案】D。
          【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析】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要从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去思考。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3.【答案】B。
          【考点】社会有机体内部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分析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骨骼系统的生产关系,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人们在实践和交往活动所结成的生产关系,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由生产关系所派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血肉系统,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便是社会形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4.【答案】C。
          【考点】人的本质。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5.【答案】C。
          【考点】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解析】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题干中给出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货币量为3万亿元,所以可求出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年。根据题干,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24×10%=26.4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为26.4/8=3.3万亿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6.【答案】A。
          【考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解析】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尤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发展和强化。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是为了暂时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各种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而B、D两项把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可能实现的作用误认为是它的实质,C项则把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对经济危机的缓解或延后当作经济危机的消除。
          7.【答案】B。
          【考点】资本构成。
          【解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查。从物质形式上看,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题干中只涉及预付资本的价值总量由于价格的涨落发生了变化,并未涉及资本的技术构成发生变化,所以也不会影响到有机构成,当然也与资本的物质构成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8.【答案】D。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非常复杂,期间,中国人民从来没有间断过反对侵略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都未能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除了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外,就是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1925年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动力和依靠对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A、B、C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9.【答案】D。
          【考点】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矛盾论》。
          【解析】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时,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倾向,其中主要是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曾经统治中央很久。《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都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而作的,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正确的哲学基础。《实践论》阐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的错误。《矛盾论》阐述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揭露了教条主义不懂唯物辩证法的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0.【答案】B。
          【考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解析】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制定和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是1956年5月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1.【答案】C。
          【考点】科学发展观。
          【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2.【答案】A。
          【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析】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面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3.【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A、B、D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4.【答案】A。
          【考点】时政·两岸新形势。
          【解析】胡锦涛在这次会谈中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2005年3月30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领的大陆参访团率团来京,开启了两党之间党与党对话的先声,排除B。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0年来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达成并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揭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的大幕,排除C。2008年6月13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共同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及《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排除D。
          15.【答案】D。
          【考点】时政•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所实现的是我国首次宇航员出舱活动。这是我国当年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A、C两项是神舟五号进行的;承担绕月探测的是“嫦娥工程”。因此本题答案为D。
          16.【答案】B。
          【考点】时政•国际时事。
          【解析】2008年4月23
日的人民日报指出:据尼泊尔选举委员会22日最新消息,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直接选举计票工作已结束。根据计票结果,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获得直接选举产生的240个议席中的120席,尼泊尔大会党获得37席,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获得33席。其余席位由“马迪西人民权利论
坛”等政党和两名独立候选人瓜分。故B是正确选项。

kysix 发表于 2018-12-8 16:01:57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CD。
          【考点】意识能动性原理的运用。
          【解析】本题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具有选择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A突出信心的重要性,B突出恐惧作为一种感觉对主体的影响作用,C项是取自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句话,其原话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D突出知难则不难,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18.【答案】ACD。
          【考点】如何进行思想理论创新。
          【解析】本题题干说明我们在实现思想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的理论的约束,是对于理论的批判继承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且要求我们要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群众需求,就是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实践的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19.【答案】AC。
          【考点】科学技术的作用。
          【解析】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人们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物化,它运用于生产过程就会加快生产发展的速度,提高生产的效率。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在本题中,手推磨、蒸汽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由于它们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分别产生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和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所以,AC正确。B明显错误,科学技术不是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是间接的生产力,不是自主性力量,自主性力量只能是运用科技的劳动者,D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
          20.【答案】AB。
          【考点】认识的发展过程。
          【解析】个人价值内在地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作为主体,体现自我价值,表现为自我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人又作为客体,体现社会价值,表现为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的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华罗庚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和链条,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AB选项正确。二者不是归宿的问题,是永远相得益彰的,因而C项错误。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明显错误,应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21.【答案】BCD。
          【考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解析】所谓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借者与贷者发生的一定关系就是信用关系。资本主义信用就是资本主义的借贷关系。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与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为基本形式的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在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由此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信用制度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但信用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故排除A。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22.【答案】ACD。
          【考点】劳动力价值。
          【解析】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其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B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在什么时间创造出来的,不是其价值构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23.【答案】BCD。
          【考点】完善市场体系问题。
          【解析】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构成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品市场和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发展土地市场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决定》显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农民作为承包土地的经营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即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也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我国土地市场是以公有制作为基础的,只交易使用权,不让渡所有权,因而不会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由此可见,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同时完善了土地市场,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土地的所有制结构并没有改变,因此,A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24.【答案】ACD。
          【考点】收入分配调节和社会公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收入分配调节,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角度来说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力分配的合理化。公平既体现在机会的均等上、规则的平等上,也体现在分配结果的合理上,既有差距又不能过大。为此就要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使二者保持动态的均衡。A、C、D三个选项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其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而按劳分配虽然还要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但它本质上是劳动者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拥有,它主要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决定,而并不完全受市场机制的调节。故B项把市场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扩大化和绝对化,是错误的。
          25.【答案】BCD。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虽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比较弱小,但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26.【答案】BC。
          【考点】新民主主义文化。
          【解析】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这种文化带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同本民族的历史、环境、语言、心理、风俗、习惯相适应。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引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这种文化决不排斥外国的进步文化,而是注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绝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更不能搞所谓的“全盘西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
          27.【答案】ABC。
          【考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搞所谓“无间断”的革命,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就会犯“左”倾错误;割裂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所谓“二次革命论”,就会犯右倾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28.【答案】ABD。
          【考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解放了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受剥削的境遇,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29.【答案】BD。
          【考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解析】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
          30.【答案】ABC。
          【考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解析】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31.【答案】ABCD。
          【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品格、党和政府的宗旨及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解析】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胡锦涛指出,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用,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胡锦涛说,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32.【答案】ABD。
          【考点】官员与网民互动所反映的问题。
          【解析】网络只是提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不涉及我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制度”、“体制”(形式)等内容,因此C项错误,正确答案是ABD。
          33.【答案】BCD。
          【考点】时政•北京奥运会。
          【解析】记忆题。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提出了“绿色、人文、科技”的奥运理念,故答案选BCD。

kyfive 发表于 2018-12-8 16:35:17


          三、分析题。
          34.【考点】原因与结果、现象和本质以及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和运用。
          【解析】中医治病讲究“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个体化治疗以及“治未病”的理念。集中体现了祖国中医的辩证论治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就题中所引用的材料而言,可以动用辩证法的多方面理论与方法来加以分析,但本题仅限于围绕“对症下药”这一主题从两个方面提出问题:一是从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所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内容;二是从矛盾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对于第一个问题,涉及原因与结果这一对范畴。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复杂多样性,才能为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本质提供可能。如何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过渡到本质和现象这一对范畴。人们的认识也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比起因果范畴,现象和本质范畴则是更深层次的逻辑范畴。通过这两对范畴的解析,就可以回答“病症相似,但病相异,所以治之宜殊”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认识事物最重要的是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这是最主要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材料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即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的对立表现在:现象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本质必须借助人的思维才能认识。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他们互相依存,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在本题中,两个病患的症状表现的基本相似为现象,但是病因不同才是事物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3分)
          ②材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在本题中华佗看到了病症和病因的联系,成功地寻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法。
          ③材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虽然二人症状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华佗正确认识到了病源的根本并做到了对症下药,正是正确地认识到了问题。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正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不同问题,充分运用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材料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本题中,府吏倪寻因为饮食过多引起头疼发烧,府吏李延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头疼发烧,而华佗正是因为两者的不同病因,所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
          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
          综上,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35.【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从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导致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入手进行作答,所以要求考生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不同经济运行态势下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需要对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下要解决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回答第一问的关键在于把握两点,一是要看明白材料1
的CPI与PPI趋势图及图下的注解,作为答题的线索;二是要抓住材料2中的来的两处提示,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根据题中暗示作答此题。
          第二问主要是回答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的的调节与变化。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材料2来回答我国政府针对经济领域的变化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参考答案】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7年6月以来,一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CPI和PPI都呈现持续上升状态,这是整个经济发展状态呈现出偏快甚至过热的表现。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等内部经济发展问题日益暴露,导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CPI和PPI均呈现下降趋势。(2分)
          出现CPI和PPI先上升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由于能源、食品、住房等价格上扬带动了我国物价从2007年6月到2008年上半年的结构性上涨。
          ②CPI指数从2007年4月一直保持增长势头,给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政府因此连续出台了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如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在经济调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消费指数得到控制。
          ③受全球性金融危机逐步蔓延的影响,对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
          ④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国内需求不足等内部原因也是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综合表现为CPI和PPI均呈现下降趋势。(2分)
          (2)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了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趋向过热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2分)当经济下滑风险和CPI指数有所下降而仍处高位时,政府对税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作了适时的调整,以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2分)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适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2分)
          36. 【考点】毛泽东、邓小平党的两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探索和创新,改革的理论依据。
          【解析】1957年2月,针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即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即通过调整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毛泽东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限于历史条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尤其是没有认识到要通过改革和发展生产力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邓小平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完善,重点是把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统一了起来,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邓小平在这个问题的主要贡献。
          【参考答案】
          (1)①背景:
          第一,1949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这就使我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面貌。
          第三,1956年,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进行了分析,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没有直接明了地回答。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第五,毛泽东在考查苏联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3分)
          ②意义:
          第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第二,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深刻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
          第三,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努力探寻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
          第四,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3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成果: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4分)
          37.【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本题通过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全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论述来考查考生对我国经济体制30年发生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第一问我国经济体制进行的改革创新,需要考生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历史有一个的了解,进行“史实”再现,可以从农村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等方面回答。第二问需要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回答的基本问题有所掌握。
          【参考答案】
          (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5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分)
          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③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3分)
          38.选做题I
          【考点】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解析】题目的时间跨度大,问题也较为深入,较有难度。需要认真研究材料1、2提供的信息,再结合已学习的知识,借助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一问考查的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的对外战略的变化,冷战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控制欧洲,冷战后时期主要是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但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要推行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第二问是考查冷战后时期美国和欧盟在处理国际实物上的变化。美国坚持单边主义的霸权主义,受到欧洲一定程度的抵制。
          【参考答案】
          (1)差异:
          ①两者提出的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背景下提出的,“新马歇尔计划”则是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两者的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新马歇尔计划”则是为了控制中东地区,并将重建的包袱甩给欧盟,阻止欧盟走强的步伐。
          ③两者的任务不同,“马歇尔计划”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而“新马歇尔计划”的任务是反恐合作。
          ④两者援助的对象不同,“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欧洲国家,而“新马歇尔计划”则主要援助伊拉克、阿富汗、尼泊尔等中东和亚洲国家。(3分)
          相同点:
          ①美国在两者中都居于主导地位。不管是“马歇尔计划”,还是“新马歇尔计划”,都是由美国发起和主导的。
          ②两者的实质一样。“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实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以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为基础,以经济援助为手段,使受援国依赖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上保持与美国战略的一致性。(2分)
          (2)近些年来,美国和欧洲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显现的分歧不断,主要表现在外交战略、经济贸易和伊拉克问题上的冲突。这标志着欧美矛盾由经贸等方面的一般磨擦上升到战略层面,互为对手一面在扩大,相互碰撞具有一定对抗性。(2分)
          欧美分歧由来已久,但分歧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消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有:
          ①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欧洲的变化,欧洲的实力能够与美国相抗衡,欧洲独立意识增强。
          ②冷战后,苏联解体,共同敌人消失,欧洲对美防务依赖减少,欧美关系凝聚力下降,双方战略和经济利益分歧凸显。
          ③欧美的战略目标迥异,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仍然推行霸权主义,企图重构以美为首的单极世界,而欧洲则期望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国平起平坐,不是屈于美国之下。它们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难以调和。
          ④由于战略目标不同,欧美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对策出现严重分歧。(3分)
          选做题Ⅱ
          【考点】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相对于选做题I,题目是相对简单的,在作答第一问的时候要抓住“建设性的、有独特影响力”这一限定语,要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各种热点问题中所发生的建设性的积极的作用。第二问的关键在于要把原因说。
          【参考答案】
          (1)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上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6分)
          (2)中国之所以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的国际政治角色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战略。(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