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12-5 18:13:52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洋务运动时期

311教育综合中的中国教育史要想学好,其实是有规律和方法的。新东方在线建议考生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有很大的起色。以下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中国教育史知识,希望对参加2019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洋务运动时期
    1.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
    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洋务学堂的类型: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的特点
培养目标
以“为边务储才”,“备翻译差委之用”,转为
课程设置
侧重
教学组织
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学校管理
以外国人为主,受外国列强控制。管理学校的大权逐步落入外国人首重,教员也多为外国人
意义
京师同文馆是改变旧的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它的成立
    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5.洋务派派遣留学: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洋务学堂的特点(


   
   
   
[*]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不再是培养应付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
[*]办学性质都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
[*]教学内容主要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
[*]教学方法: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礼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
5.教学组织: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


   
[*]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3.洋务学堂的官吏具有封建官僚习气,并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与《劝学篇》
1898年《劝学篇》:分内外两篇,

中体西用的具体内涵
中学指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学生应先从经史之学中学习圣人之心和圣人之行,然后才学习对封建统治有用的西学

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初学西方,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内成了实施西用的保护伞
[*]中体西用是创办中国近代新教育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于维新变法前夕出台《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阻碍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中学和西学具有完全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衔接关系,若规定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洋务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