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中外教育史简答题(4)
下面,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考生提高学习效率,分享了中外教育史简答题,供考生参考。2019考研中外教育史简答题(4)
7、京师同文馆:
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京师同文馆开始是最先进的英文馆,后陆续设立法、俄、天文、算法、东(日)文馆。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专门培养洋务人才;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8、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陶行知其它教育思想:论普及教育:主张普及教育应该从劳苦大众的生活实际出发。论民主教育:认为民主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论儿童教育: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首先要真正了解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第三,要解放儿童。在培养儿童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