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12-4 20:40:53

2019考研311外国教育史知识:苏联教育


    311教育综合中的外国教育史可以根据各个历史年份来梳理重难点,然后再理解记忆。以下是新东方在线总结的外国教育史知识,希望对参加2019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2019考研311外国教育史知识:苏联教育
   
苏联教育的改革
建国初期
1.建立以卢那察尔斯基为首的教育人民委员部,紧接着又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全俄教育的领导机构.
世纪
.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所谓的“
世纪三十年代
年颁布《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年的教育改革
年提出了《关于加强学校痛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的出台标志着战后苏联一场规模较大的教育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
[*]将建议二字改为法律,表示苏联以立法的手段为这次教育改革确定了基调
[*]指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对普通教育改革的要求:明确中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年走向生活,参加公益劳动;普及教育从七年延长到八年,初等教育仍为四年,然后是中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后三年为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包含三种教育机构,工人青年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是在职学习机构,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是全日制类型的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中等专业学校)
[*]对技术学校改革的要求:改组原有职业、技术教育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改进中等专业教育制度
[*]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规定苏联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养精通科学和技术的相应部门的具备多方面知识的人;高等学校应优先录取具有从事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重视加强重点大学的建设
年的教育改革
苏共中央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
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年苏联的教育改革文件是针对普通学校教育的改革
    年《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是针对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两种教育
苏联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
    (二战前)
[*]代表著作:《塔上旗》《教育诗篇》《父母必读》
[*]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社会人道主义
[*]集体主义教育:集体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结合原则为基础的人与人互相接触的总体;平行教育影响是尽力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前景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前景,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好几个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学生完成任务突现新的前景

凯洛夫
[*]代表著作:《教育学》
[*]教学在整个复杂的教育过程是主要的一面,即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六个教学基本环节:感知具体事物形成表象—分清事物的差异认清它们的关系—形成概念—掌握事实和概括性的工作—加强技能和技巧的熟练—在实践中检验知识
[*]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赞科夫
[*]教育实验:“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教育与发展实验室”“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
[*]教育成就:强调教学要着眼于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汤他们在发展的基础上自觉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有力地破除了把掌握知识混同于发展的陈旧观念,突出了教学的发展功能;对一般发展的界定突出了一般发展与智力发展的区别,扩大了发展的内涵;以矛盾论为理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内部与源泉和外部源泉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为主导思想的实验教学体系;从整体性的观念出发,提出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作为研究儿童发展进程的三条线索,并对这种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方式进行了合乎辩证维护主义认识论观点的论证;强调了揭示和研究学生精神需要各种表现的必要性,认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尽最大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对认识的需要得以多方面地表现出来,并培植、发展这种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泰斗】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其核心是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和谐的教育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人的自我表现)
[*]从德智体美劳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观点出发进行教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考研311外国教育史知识:苏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