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11-20 18:09:30

2019教育学考研择校切忌盲目跟风

有的同学在择校的过程中一味地跟风热门,而忽视了自己的能力,有可能会面临失败。考研是和其他考研人的较量,分数线的划定,不是老师们一拍脑袋就决定的,是按照大家的平均水平划分数线,然后再择优录取的。所以分析整个考试的大局,有策略地报考,就能提高你的胜算。下面新东方在线整理了2019教育学考研择校切忌盲目跟风,希望帮助到大家。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希望考上以后,读研出来,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转变?
    2、该报考哪个学校?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
    3、这个学校竞争激烈吗?
    4、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我有胜算吗?
    好的,带着这么几个实际的问题,让我们来读下面的内容。
      ▶如何选择学校
    目前,我们国家共有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这些无疑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这些研招单位里面,又大概分为几个档次: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即国家教育部钦定的“2+7”:清华和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10个科研院校(“9+1”),即所谓的重点,也是很不错,像北京的人大、北师大、北理工,上海的同济、武汉的华科、武大,成都的川大,西安的西工大、西电,福建的厦大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
      ▶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认真考虑
    1、质量高低
    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的学到一些东西,使三年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参照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2、名气大小
    名气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响当当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3、竞争态势
    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最终报考目标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4、意向工作地
    原则上本地区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本地区院校的毕业生。如果你打算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哪就报考什么地方学校。选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否考上。
    择校须谨慎,希望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多多权衡,从而做出一个最合适的决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教育学考研择校切忌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