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闻传播重点词汇解析四
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也是很多考生的选择。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总结了“2019新闻传播重点词汇解析四”,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意见领袖】
是指在人际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在以往信息接收不方便的时代,意见领袖的确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在的一些偏远地区,也是如此。但在信息接收方式多样和更加便利的今天,意见领袖的作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大了,倒是在网络世界里,意见领袖独领风骚,网络上的一些热点事件中总是少不了他们的观点。并且,现在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在虚拟世界活动,他们已经开始走下网坛,参与到一些社会事件的调查中,如最近的网民“屠夫”调查邓玉娇案、CN卖淫案等。
【舆论一律】
今天的年轻人不太熟悉这一提法,这里只摘录一段文字,供大家了解。 1955年,毛泽东在为批判“胡风反党集团”而写的一篇文章中说:胡风所谓“舆论一律”,是指不许反革命分子发表反革命意见。这是确实的,我们的制度就是不许一切反革命分子有言论自由,而只许人民内部有这种自由。我们在人民内部,是允许舆论不一律的,这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和宣传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一个社会,无论何时,总有先进和落后两种人、两种意见矛盾地存在着和斗争着,总是先进的意见克服落后的意见,要想使“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的舆论,是一律,又是不一律。
【政治家办报】
1957年6月,毛泽东根据当时新闻界的状况,指出新闻舆论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现在看来,就是强调办报人特别是报纸的总编辑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这在西方新闻界也是很重视的。
与这一提法相关的还有书生办报。1957年,当《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开始“大鸣大放”时,《人民日报》却按兵不动。时任人民日报社长和总编辑的邓拓被毛泽东斥为“书生办报”和“死人办报”。
200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的周为民曾在文章中说,“毛泽东当年批评邓拓是‘书生办报,死人办报’,强调要‘政治家办报’,是有特定含义的,与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今天,继续沿用政治家办报的说法,从正确的方面来理解,当然也有一定意义,就是要有政治意识,注重政治责任,但简单片面地强调政治家办报并不妥当。离开足够的文化素养,政治家办报的说法很容易成为不负责任、照抄照搬的最方便的托词,名曰讲政治,实际是形式主义盛行,是以党八股、假大空、粗陋幼稚的宣传来敷衍塞责。这种情况如不纠正或防止,只会使党的报刊日益丧失公信力、影响力,这是在宣传上自废武功……什么死人办报云云,是骂人的话,自然无须再计较,但否定书生办报是不对的,办报就需要能真心诚意好好读书的人。今天,在注重政治意识的同时,应当特别强调学者办报、文化人办报。只一味强调政治家办报是无济于事的。”
另外,还有全党办报、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等提法。早在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纪念创刊1000期时发表的社论中首次提出全党办报的经验。同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墙报也是报,号召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那么全边区可以有千把种报纸,这叫做全党办报。”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又说:“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又有人提出了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的观点,时至今日,市场化的媒体普遍注重受众的参与,可以说,媒体越来越是大众的媒体了。
【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就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美国总统,塔夫脱是第一个安排每周两次定期记者招待会的美国总统。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近年来也设立了新闻发言人,这是一种与媒体沟通的方式,但运行效果还不够理想,很多的只是形式而已,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素养尚有待提高。
【社论】
又称社评,是新闻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的文章,一般不署作者姓名。过去,社论都是很隆重庄严的,人民日报等大报的社论要全国媒体转载。2003年,《南方都市报》设立社评版,成为国内第一家天天有社论的报纸,后来的《新京报》也跟进这一做法。但愿能有更多的报纸天天出社论,读者就能享受观点的盛宴了。
【“梁效”】
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即“两校”的谐音。另外,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也是该写作组的笔名。该写作班子最初以“批林批孔研究小组”名义组建于1973年10月,其活动结束于1976年10月。该写作班子前后共发表了181篇为政治需要服务的文章(撰写219篇),其中30多篇成为当时圈定的学习文件。时有“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说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