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11-3 14:21:14

2013年考研数学性质与特点全解析_跨考网

  考研数学一科为150分,成为考研三门公共课中分数最高的科目。对于数学基础好或者大有发展潜力的同学来说,应该在数学上多花一些时间,强化自己的优势,用数学和其他人拉开分数,好多同学就是因为数学得了高分才圆上考研梦的。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相对其它学科而言,数学更强调的是数学基础即对基本概念,定理的把握。所以首先要把基础打牢,熟读课本,把书上的知识点记住,书上的例题和后面的练习题全部要会做,会举一反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考研题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综,考试还会考察基本的知识点。
          这一点并非一家之言,我们可以在对考研数学一科的考试分析或者权威言论中得到佐证。
          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毫无疑问,数学是对人类思维能力要求最高的学科,它不仅范围广,内容多,而且深刻体现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科是考查考生的数学功底、思维能力,并不是要求考生进行高深的数学基础理论研究,但却是对考生在一定层次上进行各种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综合性检验.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重在考查考生的能力高低.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基本功不扎实,一切无从谈起.从考试大纲来看,要求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要深要透要准,尽管大学期间的期中期末考试基本反映了这一要求,但从程度上讲,远没有考研的要求高.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通过大学的期末考试其实不难,甚至基本概念不甚清晰,知识点掌握不够通透也有可能取得较不错的成绩.这是由于大学考试有其固定套路,即便考查相同的知识点,其题目的迷惑性、技巧性都远逊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题目.因此,狠抓基础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虽然很多考生可能会认为基础的东西学起来有点费力不讨好,短期收效不明显,但考研专家再三强调,不可轻视基础,必须夯实到理解得入木三分的程度.
          那么,有了对考研数学一科的深刻了解,我们就可以开始合理的安排数学的复习了。在开始复习之前,最好有一个计划,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不仅使得为期一年左右的复习有条不紊,更可以使得考生心中有数,从而井井有条的掌握复习的进度,还可通过计划调整心态,增加信心。当然计划不能偏离实际,也不能过于谨慎,最好分阶段进行调整。目前适用性比较广泛的是三阶段复习法。
          第一阶段,当然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应落脚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巩固.这方面的重要性已在前文叙述,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谁就会占据整个考研数学复习的先机!
          第二阶段的展开要以第一阶段为前提,不可急功近利,跨越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工作就是训练、提高能力。能力反映在解答题目的准确性和速度上,反映在思路是否开阔、严密上,这就需要大量练习,认真钻研各种题型。在开始具体钻研考点、题目、技巧后,注意不必强迫自己所有遇见的题目都要做出来,总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钻研固然是好事,但钻牛角尖则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此时可以借助于解答,只要彻底弄懂,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或同类型的问题可以顺利解决就行了。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学习一个阶段后要善于自我归纳总结,不断从各类题目中提炼出最本质最精髓最易于自己掌握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东西.学而不思则罔,进入题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要跳出题海,站在更高角度看待题海,这就需要不断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思考。
          最后一个阶段当然是冲刺阶段,此时每个考生都可能会感到疲惫,甚至厌学,出现这样的心理反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自我调整.临近考试,心理压力增大,体力、精力下降,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减负是顺利通过考试的有力保障.这一阶段应以查缺补漏、归纳总结、实战模拟为主要内容.其间,效率问题尤为重要,不能再过多投入精力于细枝末节,要着眼于以点带面,让所有知识点、难点在脑海中以系统化的状态呈现出来.实战模拟是不可或缺的,最好的模拟题当然就是历年的真题,但真题不仅要求做完、纠错这么简单,应该作为重点对象反复研究、体会,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除此之外,多做一些其他的模拟试题,以强化熟练程度、解题技巧也是有益的。在仿真的条件下,适当做一些模拟题。除了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概念、公式、定理、方法、技巧等的理解与运用外,更重要的是培养速度和准确率。
          以上通过对考研数学一科从性质和考试上面所作的分析,考研数学并不是老大难,并且是有一定的策略的,相信大家本着志坚的学习态度,得法的复习策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复习方法,每个考研同学都能成功考上研究生!
                        
                   转眼间霜降已过,一阵阵北风让树叶纷纷凋落,2019的考生即将迎来考验的大时刻,这个阶段更要稳住步伐不慌不乱,跨小考期待与你考后在跨考教育导师库相见,那时再为已经通过初试,准备复试的你助力!
       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以就业为导向,想要提高自身就业筹码而选择考研的考生占整体的近70%,准备开启2020考研征程的你,是为了什么而一往无前呢?为了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也为了更了解将来就业企业的择人标准,你需要趁这个寒假为考研开启预热模式——跨考寒假预科班,15天集训,直接定校定专业,让你全年的复习不再左摇右摆浪费时间!
      
       小编整理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考研,回复“真题”即可获得,说不定还能找到一起上自习的研友哦!

       
        2019秋季整合提升方案
       
       
        2019考研公共课秋季整合
        2019最新考研政治大纲
        公共课考研大纲变动汇总
       
       
        2019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练习试题及答案汇总
        【跨考名师精品】2019考研必读:复习方法及真题热点解读
       
       
        抓住最后选择院校专业的机会
        2019考研:就业率高的十大考研专业推荐
        34所自主划线高校历年复试分数线(2012-2018)
       
       
        2019考研:这些相似的考研专业都有什么区别?
        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的六大专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考研数学性质与特点全解析_跨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