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专业课:社会心理学之人类的亲和的动机(上)
2019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已经开始,今天文都考研小编给大家讲:社会心理学之人类的亲和的动机(上),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社会心理学之人类的亲和的动机(上)
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1)人类的亲和的动机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1954)、McAdams(1980)等人认为,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一是亲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它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二是亲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人类的亲和需求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比如沙赫特(Schachter1959)就发现,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在一项研究中,沙赫特告诉女性被试她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在"高焦虑"组里,被试被告知电击很痛但不会对她们造成伤害;"低焦虑"组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就象打针一样只有一点痛。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在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虑情况下却更愿意独自等待。
沙赫特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米勒(Miller 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过它获取有关自己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
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总结的2019考研专业课心理学专业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