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族 发表于 2018-9-28 20:17:43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之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相关知识点是考研政治史纲学科常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在进行考研政治史纲复习时,要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复习。本期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考研政治史纲复习之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主要矛盾:两对,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
2.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的主要矛盾:两种基本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随着土改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至今)
(1)中共八大: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中共十九大: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更多考研政治各学科复习资料,访问文都考研网考研政治频道查看,文都考研政治名师不断搜集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推送给大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之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